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英伟达腹地遭ASIC猛攻!算力芯片格局生变 哪些国产厂商有望迎机遇?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语音播报由AI生成
①ASIC概念股接连异动,截至发稿,寒武纪涨超4%,芯原股份、翱捷科技均拉升超5%。
                ②英伟达表示,与ASIC芯片相比,其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强的通用性以及更好的可替代性。
                ③谷歌云内部高管回应,扩大TPU的市场采用率,有望帮助公司抢占英伟达年收入份额的10%。

《科创板日报》11月26日讯 今日午后,ASIC概念股接连异动。截至发稿,寒武纪涨超4%,芯原股份、翱捷科技均拉升超5%。

近日,随着谷歌第七代TPU的讨论热度持续上升,这款ASIC芯片作为Blackwell的一种可行低成本替代方案,正愈发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市场围绕ASIC与GPU方案之辩也愈发激烈。

原本凭借GPU稳赢的英伟达率先表态,11月以来,因AI泡沫担忧和谷歌TPU冲击,这家芯片霸主的股价已累计下跌12.18%。为安抚市场,其于昨日紧急发声:“与专为特定AI框架或功能设计的ASIC芯片相比,英伟达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强的通用性以及更好的可替代性。”分析师指出,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超过90%,尽管Blackwell价格昂贵,但性能强大。

在争议中,谷歌云内部高管仅抛出一个简单的数字回应:扩大TPU的市场采用率,有望帮助公司抢占英伟达年收入份额的10%。

事实上,为摆脱对英伟达GPU依赖,硅谷巨头们已纷纷转向ASIC方案。先是马斯克宣布组建芯片研发团队并在数据中心部署自研AI芯片,后又曝出Meta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的TPU用于数据中心建设。机构纷纷预测,随着全球CSP加速自研AI ASIC,2026至2027年,2026年全球AI ASIC出货量有望实现同比翻倍及以上。

国内巨头方面,阿里巴巴自研PPU芯片走在ASIC领域前列。根据机构研判,该型号在显存容量、片间互联带宽等关键指标上已经可以超越英伟达A800,在显存容量、PCIe等指标可以比肩H20。

上市公司方面,芯原股份近年来与互联网巨头深度合作,其AI ASIC业务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翻倍式增长。此外,翱捷科技聚焦智能穿戴、端侧SOC等领域,当前ASIC业务在手订单充足,机构预计其2026年该业务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展顺利,阿里自研的含光系列AI推理芯片,叠加华为昇腾、寒武纪等自研AI芯片的持续迭代,有望缓解国内AI对海外算力的依赖。西部证券表示,自有芯片可替代外部供给,确保模型迭代与规模部署的连续性与可预期性。

浙商证券认为,相较于GPU,ASIC芯片可以在特定场景中实现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具备高专用性和高性价比特征,预计2028年ASIC市场规模将达到AI芯片的19%。该机构指出,由于ASIC芯片的单价远低于GPU,约为GPU的1/5,随着Meta、微软逐步开始大规模部署自研ASIC解决方案,ASIC总出货量有望在2026年某个时点超越英伟达。

人工智能 半导体芯片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