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华为车BU与广汽丰田的合作将升级,两年内有三款新车落地。 ②尊界计划先后推出SUV及对标丰田艾尔法的MPV车型。
财联社9月18日讯(记者 刘阳)加速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各地政府动作频频。9月17日,东风集团股份公告称,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订立投资协议,据此,订约方将通过出资方式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公告,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4.7亿元。其中,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分别以无形资产使用权及实物方式出资人民币35.5亿元及人民币9.2亿元,分别占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约41.9%及10.9%;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将分别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28.8亿元及人民币11.2亿元,分别占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34%及13.2%。
“新公司未来将聚焦猛士品牌。”业内人士透露,东风集团此次出资的无形资产使用权包括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资产组的许可使用权,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标权,“也就是说这一新公司生产的新车未来将和猛士共用商标,推出更多智能越野车产品。”
记者了解到,作为东风公司与华为未来全面深化合作的重要一步,新合资公司将通过与襄阳合作、与华为相互赋能,提供更多智能越野产品。本次合作中,华为将全面开放自身流程与体系能力,东风则引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服务)等管理方法,促进与东风现有流程体系的协同与创新。双方将从项目初始阶段即展开紧密协作。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积极拥抱未来产业,通过创新投资来引进高新产业,帮助当地经济产业转型。特别是国务院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更是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和引入。其中,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之一,8月28日,成都经开区管委会、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将在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的布局基础上,通过引入本地投资,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根据协议,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增加本地资本作为新投资方;在这一新架构下,捷达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运营,并最大化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的协同效应。到2028年,捷达品牌将推出四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配备“在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
此外,自2020年合作以来安徽省亦再次“加注”蔚来。3月5日,蔚来控股新增国企投资约28亿元,合肥建翔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高新舆文蔚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股东,这两家出资人背后实控人分别为合肥市国资委、安徽省国资委。
“在火热的新能源投资赛道上,地方政府早已不是局外人。”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可以域培育自己的本土车企,且从汽车生产、销售,到配套企业引进,整个产业链极为宽广,如果引进的项目能顺利发展,对解决当地的税收问题、就业问题都是利好,“与私募投资更加侧重投资回报率不同的是,地方投资更加强调产业对地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我们看到在合肥这个案例上,‘蔚来合肥造’就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