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天”?产学研意见高度统一:增程式是未来主流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未来全球汽车主力,其绿色、安全、长里程特性将助力碳中和。 ②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建议,将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达到150公里以上的混动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绿牌体系,实现增程车型在城市内应与纯电车“平权”。

财联社3月31日讯(记者 刘阳)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踏入增程式电动汽车赛道,这一快速升温中的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未来全球汽车主力,其绿色、安全、长里程特性将助力碳中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第一,增程式将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为碳达峰做贡献;第二,绿色液体燃料充足后,包括甲醇乙醇,增程式不再烧油。绿色、安全、长里程、廉价的增程式将伴随人类实现碳中和。“对中国来讲,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以增程式汽车是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张艳青表示,从市场看,售价20万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目前已下探至10万-15万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元的门槛。“增程车的特点涵盖了纯电车型的所有优点,包括无里程焦虑,成本相对纯电同样车型会偏低,所以更适合于充电不方便的区域,也更适合于长途自驾的用户,还有北方极寒冷的地区。”张艳青认为。

“未来应该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这样才能使增程技术路线在未来的生命周期越来越长。”在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副总裁段伟看来,增程器工作时的工况稳定,给了内燃机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内燃机在稳定工况效率高的优点,也为内燃机的整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

不仅如此,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更是建议,将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达到150公里以上的混动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绿牌体系,实现增程车型在城市内应与纯电车“平权”。

刘立国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汽车120万增程用户使用纯电总里程合计大于65%,用电行驶时长接近90%。“工作日,纯电占比更高,但是节假日尤其是长假的纯电里程显著降低,这很好验证了我们‘城市用电、长途发电、长途用油’的设计初衷。”刘立国表示。

理想ONE及后续车型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引发岚图、问界等品牌追随,由此引发国内车市的第一轮增程热。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渗透率达40%以上。其中,增程式产品销量迅速增长,达到118万辆,增速领先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尤其在2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增程车型销量达71万辆,同比增速达63%。

有知情人士近日透露,小鹏汽车目前至少规划了5款增程车型,包含轿车与SUV。“相当于P7和G6都会有增程版车型。首款增程车型将基于X9开发而来,在今年下半年量产,E、F、H等平台都有增程车型,放在明年及后年,未来小鹏绝大多数新车都将采取增程和纯电双动力模式。”

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永海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报道信息有偏差,且比较大。“有些车没有超电(增程),有的有。(是否使用超电)会充分考虑国内和海外市场、大车和小车、轿车和SUV,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等因素)。”

此前,北汽蓝谷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拥有增程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极狐增程产品会在后续产品规划中陆续上市。不仅是自主品牌对增程趋之若鹜,不少合资品牌也紧随其后,大众、现代等品牌均已宣布,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车型。

增程汽车仅仅是短期过渡?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对此持否定态度。“当市场渗透率超过50%后,消费者将更趋保守,对解决核心痛点、没有短板的产品需求,愈发迫切。这种情况下增程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大的空间要发展。”杜长虹表示。

在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看来,增程技术的优势在于解决里程焦虑,同时拥有良好的驾驶体验。“它不是简单的替代,应该是场景互补,包括插电和增程,也不能说增程就一定要替代插电,一定有它自己的场景。”

汽车大新闻 新能源汽车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