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昨晚,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受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辟谣”了此前在业内流传的“B证企业末日”的说法; ②但征求意见稿收紧了临床价值低、同质化严重的药品委托生产的口子; ③有上市企业表示,征求意见稿鼓励创新,或会增加商业机会。
《科创板日报》7月4日讯(记者 朱洁琰 编辑 李红晖) 今日午后,A股、港股创新药板块同步拉升。截至今日收盘,荣昌生物(688331.SH)涨超16%,贝达药业(300558.SZ)、海思科(002653.SZ)涨超10%,百济神州-U(688235.SH)涨超9%,百利天恒-U(688506.SH)、亚虹医药-U(688176.SH)、首药控股-U(688197.SH)涨超8%,泽璟制药-U(688266.SH)涨超6%,恒瑞医药(600276.SH)涨超3%。
港股方面,截至今日收盘,港股创新药ETF涨超5%,荣昌生物(9995.HK)涨超18%,信达生物(1801.HK)涨超10%,百济神州(6160.HK)涨超9%,康诺亚-B(2162.HK)涨8%,再鼎医药(9688.HK)涨超6%。
消息面上,今日,国家医保局就《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多处表述引人注目。
有券商医药分析师表示,《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较2022年版新增4点表述,直接对创新药形成利好。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更具体地指出,与2022年的版本相比,2023版最大的变化是在简易续约部分减缓了药价的降幅,给市场以更为明确的预期,有助于国谈续约的常态化。
具体来看,新增表述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于连续续约老品种宽容度增加:
《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中提到,对于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年的品种,支付标准在前述计算值基础上减半。
二是医保支付上限提高:
原规则相关档位2亿元、10亿元、20亿元、40亿元从2025年开始相应调增为3亿元、15亿元、30亿元、60亿元。赵衡分析称,这对药企的大部分单品都是利好的,毕竟调整额度提高了之后,很多单品可能不会触发更高的降幅,从而保证了药价降幅的趋缓。
三是新增适应症不再重复降价:
2022年通过重新谈判或补充协议方式增加适应症的药品,在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将把上次已发生的降幅扣减。赵衡认为,这一新增条款也是明确了在重新谈判或补充协议方式增加适应症后,药价的上次降幅可在续约时扣减,本质上也是减缓了药价的降幅。
四是转入常规目录规则进一步明确:
《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显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非独家药品,或2019年目录内谈判药品,连续两个协议周期均未调整支付标准和支付范围的独家药品,或谈判进入目录且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8年的药品,可以纳入常规目录管理。
此外,此次发布的《非独家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药品通过竞价纳入医保目录的,取各企业报价中的最低者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如企业报价低于医保支付意愿的70%,以医保支付意愿的70%作为该药品的支付标准。
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多家券商机构均认为,利好创新药板块。天风医药团队表示,从调整规则来看,药品在多个阶段的降幅都将会更小,本次续约规则的调整从多个方面降幅更加合理温和,利好创新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华安医药团队表示,经过多年的医保政策摸索,如今见到如此重大的突破乃我国药政发展巨大进步,创新研发是攻克疾病的根本解决方法以及药品发展的长久主旋律,持续看好创新药。
在赵衡看来,2023版的续约规则从整体上稳定了预期,给出了药价谈判持续的时间轴,进入谈判4年和8年成为主要的时间节点,有助于市场各主体建立市场和价格策略。此次更新对药企相对利好,主要是药价降幅趋缓,有助于单品在放量后不会出现过于剧烈的药价下滑,但由于降幅总体还是和医保基金实际支出挂钩,利好总体是有限的。
据悉,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根据国家医保局印发的《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征求意见,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新通用名药品可以申报参加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考虑到2022年的规则同样为2022年6月30日前获批新通用名药品可以申报参加,因此预计2023年新增谈判药物将主要为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获批的新通用名药品。
据天风证券梳理,本年度医保谈判中,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等多家企业均有产品预计将首次参与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