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东京演讲中强调日中关系重要性,指出没有中国关系,日本难以成立。
②石破茂结合自身经验表示,历届日本政府理解并尊重中国台湾立场,这是不能改变的。
财联社11月27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本周发布的《2026全球股票展望》中,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主管杜布拉夫科·拉科斯-布亚什(Dubravko Lakos-Bujas)领导的团队放弃了对美股市场相对谨慎的立场,将2026年标普500指数的基准预期上调至7500点,并表示若美联储宽松超预期,标普明年还有机会摸一下8000点。
截至发稿,标普500指数在6800点附近震荡。这意味着杜布拉夫科预期该指数将在未来13个月里进一步上涨10%-17%。

(来源:TradingView)
除了“8000点”本身的刺激,这份预测还有另一层意义:摩根大通近年来一直是对美股较为谨慎的声音之一。今年4月关税波动最激烈时,小摩策略团队对标普500指数仅给出5200点的年终预测,随后也只是上调至6000点。
简单概述这份预测,杜布拉夫科团队给出的7500点基准目标基于“美联储降息两次后暂停行动”。策略师们也表示:“如果美联储进一步放松政策(因通胀形势改善),我们认为会有更大的上行空间,标普500指数将在2026年内突破8000点。”
对于这几天市场密切讨论的“AI泡沫论”,摩根大通更是断言,AI不仅不是泡沫,还会持续成为推动美股超级周期的增长引擎。
他们指出,这一超级周期推动了创纪录的资本开支、利润的快速扩张,并在AI受益者与所谓“优质成长股”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集中度——这些公司通常具备高利润率、稳健的现金流增长、严格的资本回报纪律以及较低的信用风险。
在此背景下,策略师们也为30只主要人工智能股票给出30倍远期市盈率进行辩护。他们表示,相比剩下“标普470”的19倍市盈率,这些股票提供了“更强的盈利可见性、更高的定价能力、更低的资产负债杠杆以及持续向股东返还资本的记录”。另外,与放松监管和人工智能提升生产率有关的盈利仍被投资者“低估”。
小摩也指出,除了相关上市公司增加资本开支外,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主体也会进一步扩大。
策略师们表示,“害怕被淘汰”的恐惧(FOBO)正促使公司和政府投资该技术,推动这一人工智能板块的势头从科技和公用事业扩散到银行、医疗和物流。
当然,市场无法规避人工智能天生的缺点。杜布拉夫科团队表示,由人工智能推动的增长存在一个缺点——在“呈现K型分化的两极化经济”中,正形成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广泛的情绪指标很可能继续容易出现剧烈波动,
小摩团队认为,明年的市场格局与2025年相比变化不大,仍将呈现更极端的“拥挤交易”现象,并继续出现由今年领涨股票所推动的创纪录集中度。
摩根大通的预测也恰逢近期一众投行都对明年美股给出乐观预期。瑞银集团、汇丰和摩根士丹利均预计基准指数将实现两位数涨幅。与小摩还要设置“额外条件”不同,本周德意志银行直接喊出了标普明年8000点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