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摩尔线程今日启动申购,发行价114.28元;
②网下有效申购达704.06亿股,超1572倍;
③公募86家、私募124家提交有效报价。
财联社11月24日讯(记者 周晓雅)经历了连跌行情后,港股迎来翻红。
截至今日收盘,恒生指数收涨1.97%,报25716.5点,止步六连跌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同样如此,今日收涨2.78%。传媒、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港股细分板块成为领涨主力,恒生生物科技收涨3.42%。

在此之前,资金就在港股市场“越跌越买”。11月以来,恒生科技ETF合计净申购份额已经超过250亿份,在所有ETF挂钩指数中保持绝对领先,这也是恒生科技ETF连续第二个月被净申购超200亿份,且净申购的份额进一步扩大。
翻红过后,得到资金抄底的港股能走多远的反弹之路?
连续两个月恒生科技被买最多
截至11月21日,非货ETF合计被净申购1179.19亿份,而挂钩恒生科技的ETF合计净申购份额在众多指数中领先,11月净申购251.16亿份,跟随其后的券商ETF,仅合计被净申购67亿份左右。买入恒生科技,成为市场资金在11月的共识。

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恒生科技ETF的净申购份额居首,10月,挂钩恒生科技的ETF合计净申购了230.81亿份,也是同期唯一被净申购超200亿份的ETF挂钩指数。
接连流入的同时,指数在最近两个月持续走弱。在今日行情上涨之前,恒生科技指数从10月以来的最大回撤已经超过20%,即便今天录得超2%的涨幅,期间累计跌幅仍超过14%。
不过,大量的资金流入还是将恒生科技ETF的规模进一步推高。截至11月21日,恒生科技ETF的合计规模已经达到1644.13亿元。单一产品来看,华夏恒生科技ETF规模为457.09亿元,在11月一度创下473.9亿元的规模纪录;跟随其后的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最新规模则是417.65亿元,也在11月创下了435.65亿元的峰值。
除了恒生科技指数,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ETF也在11月被净申购64.14亿份,港股通创新药、港股通非银等指数挂钩的ETF也被净申购超过20亿份。
这些指数中,也有出现规模在本月刷新纪录的ETF。比如,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峰值曾达到259.15亿元,最新规模248.7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则是曾超过260亿元,最新规模为24.02亿元;易方达恒生科技ETF也曾达到241.57亿元。
机构看好配置机会
除了资金的入场以外,已经经历两个月回撤的港股市场,在不少机构看来,投资机会显著。
华泰证券将当下的港股市场,称作“正在进入布局区”。一是对于近期调整重要原因之一——流动性,给出较乐观的预期,提到历史上年初好转;二是他们对基本面也不悲观,预测2026年海外中资股非金融盈利增速会进一步上升到15%左右;三是当前市场情绪释放较为充分,提供左侧布局时机。
“整体而言,内外风险因素正加速释放,全球流动性风险与短期国内经济压力有望接近尾声。”长城基金继续看好新兴科技,认为仍有望成为主线,这也意味着,相关方向如港股互联网值得关注。
“一般而言,市场在经历集中的情绪宣泄之后,风险会得到充分释放,一些具备长期逻辑的机会迎来很好的布局机会,我们认为当前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摩根士丹利基金同样持有类似观点,在他们看来,中国资产中具备中长期逻辑的领域并不少,如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包括制造业与服务业,受益于反内卷的部分材料及机械制造、新能源等,AI浪潮背景下的科技等。
富国基金虽然预计港股市场或延续震荡走势,但结构性机会将持续凸显。当前港股的估值优势显著,有望吸引长期资金配置,但仍需警惕美国经济数据发布后的市场波动,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等潜在不确定性。
他们尤其强调,恒生科技板块,短期内需谨慎应对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中长期可关注具备核心技术与盈利改善潜力的细分领域,等待估值修复机会;非必需性消费与工业板块则需等待全球需求复苏与国内经济动能进一步增强的明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