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6只硬科技主题基金同日获批,11家基金公司入场;
②7只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聚焦AI全产业链,有望为市场注入超百亿增量资金;
③芯片与AI主题产品扩容,引导资金投向硬科技核心领域。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杨斌)凭借股票、可转债的合理配置,今年“固收+”基金表现亮眼。头部产品今年的回报最多已达45%,不仅远超纯债基金,且丝毫不逊色于股票基金。
“固收+”可以考虑涉足的资产类别广泛,在今年业绩爆发的基础上,业内依然看好明年“固收+”产品的发展,但适度降低回报预期,调整权益等资产的配置策略。华泰固收的研报预测,明年“固收+”预期回报2%-5.5%。
前10%的“固收+”产品年内回报已经超10%
Wind数据显示,在约3700只“固收+”基金(注:份额分开计;本文固收+基金是指可转债基金、混合一级债基、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不超过20%的混合二级债基、以及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不超过40%的偏债混合基金)中,今年已有超过3500只取得正收益,中位数收益率3.56%(截至11月20日)。
目前,万得债券基金总指数在2025年上涨了2.09%,而短期纯债基金指数在上涨了1.29%,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只上涨了0.87%,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的最新研报指出,今年“固收+”基金整体业绩表现良好,远超纯债。三季度权益市场趋势性上行带动下,市场主流“固收+”产品收益普遍超过5%,而市场前10%的头部产品年内回报已经超10%。
具体来看,华安智联A/C、华商双翼A/C今年的回报已超过40%。南方昌元可转债A/C、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C/E、民生加银增强收益A/C、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C、工银聚享A/C等产品今年的回报已超过30%。
图:今年以来回报居前的“固收+”基金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万得股票型基金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27%,与股票基金相比,头部“固收+”基金今年的表现毫不逊色。
业绩贡献度分解来看,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典型的“固收+”产品5%的业绩增长中,纯债贡献在1%出头,权益贡献度普遍在3%左右,转债贡献多在1%附近。纯债贡献度有限,转债有意外之喜,港股在不少产品有超额收益。
头部产品的三季报普遍提到了转债和权益配置的业绩的贡献。如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称,组合保持了较高的股票和转债比例,股票投资方面风格偏成长,转债投资方面注重自下而上的个券挖掘及高低切换,积极进行了波段操作。华商双翼平衡混合表示,基金债券部分主要投资可转债,做好行业分散和个债选择,配置上以低转股溢价率转债为主;权益配置保持稳定坚守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方向。
权益配置降低“锐度”,衍生品对冲股债大幅波动风险
不过,也有固收+基金在今年未能把握好权益市场的机会,做成了“固收-”,部分产品今年的回报低于-4%。
图:今年以来回报居后的“固收+”基金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对于固收+基金的配置,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明年债市“震荡或略偏弱”的概率不低,因此简单拉久期的性价比一般。相比久期策略,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承担权益风险,权益仓位和板块选择仍是业绩贡献的主要力量。不过,明年权益配置在板块选择上需降低“锐度”,适度埋伏高赔率品种,更为平衡。
财通证券固收首席隋修平的团队指出,从国内公募“固收+”产品实践看,整体仍以加股票/转债为主,同时以套保为目的部分参与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对其他资产类别的涉猎并不多。而“固收+”可以考虑涉足的资产类别非常广泛,如衍生品不仅可以利用较小的成本增厚收益,也可以对投资组合进行保护,对冲股债的大幅波动的风险。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还建议,传统“固收+”产品大多是红利股或转债作为增强手段,在黄金等投资可能受限的情况下,通过股市板块配置达到近似效果。仓位管理和回撤控制需更加精细,譬如借鉴风险平价或更复杂的模型约束风险预算。可借助 AI 大模型、Agent 等工具辅助择时择券,形成智能资产配置闭环。
在今年“固收+”业绩爆发的基础上,业内看好明年“固收+”产品的发展。
浙商证券资管固收基金经理吴文钊在公号上撰文表示,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大量原理财投资者转向寻求风险可控、又有一定收益能力的稳健型资产的大背景下,固收加这种“债券托底、权益增强”的风险收益特性,既规避了纯债基金收益有限的不足,又降低了权益基金的大幅波动风险,契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需求。
政策鼓励并推动资金入市,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固收+”产品是公募基金业务拓展的核心方向。明年“固收+”产品预期回报在2%-5.5%,可能略低于今年。其中,纯债部分的贡献度预计仍在 1-1.5%之间,权益贡献预计在 1-3%(20%仓位),转债贡献度将明显降低到 0-1%(10%仓位)。另外, “固收+”基金规模膨胀可能增强股债两市关联性,需注意极端情况下的集中赎回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