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小公募主动权益谁超车?永赢增771亿领跑,中航上升54位
①易方达、中欧、永赢等3家基金公司的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量超过500亿元,永赢是年内规模增长最多;
                ②中航基金成为前个三季度和三季度规模提升位次最多的基金公司;
                ③整体规模上涨的同时,仍有至少20家机构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

财联社11月20日讯(记者 周晓雅)头部机构位次变动的同时,今年以来,中小机构主动权益基金排名的变化更加显著。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的单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量超过500亿元;其中,永赢基金和中欧基金更是年内仅有的2家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超700亿元的公募管理人。

从排名位次的变化来看,中航基金成为前个三季度和三季度规模提升位次最多的基金公司,49家基金公司规模排名提升,142家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上涨。

整体规模上涨的同时,仍有至少20家机构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超过30家基金公司年内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出现缩水,也出现规模排名下滑超过20个位次的情况。

永赢基金年内规模增长最多

除了前十的机构,工银瑞信基金的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在三季度抬升至千亿元以上,至1154.97亿元,维持第十一名的排位。

跟随其后的永赢基金,最新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来到934.64亿元,较前一季度增长了521.74亿元,是除了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以外另一家单季度增量超500亿管理人,排名也提升了11个位次。

具体来看,永赢基金旗下的智选系列主动权益产品,在第三季度即增长了362.17亿元,是永赢基金主动权益产品的规模增长主力。单只产品中,年内业绩领跑的永赢科技智选更是在三季度增长了103.55亿元,基金份额增加27.66亿份。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也在三季度增长了71.87亿元、63.33亿元。

存量产品的规模增长之余,永赢基金三季度还新成立了永赢港股通科技智选、永赢新材料智选、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等产品。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永赢基金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已经增长了771.27亿元,是同期规模增量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管理人。规模排名也从去年底的第四十五,提升至目前的第十二名,提升了33位。

中小基金公司依靠绩优基金弯道超车

而从位次变化来看,中航基金既是三季度规模位次上涨最多的,也是年内上涨最多的一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该基金公司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185.34亿元,较二季度增长150.66亿元,排名增长38名至第五十;年内规模则增长了171.57亿元,提升了54位。

规模的增长主要由中航机遇领航的带动,该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了121.7亿元,占公司同期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量的八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该基金的规模增量也达到125.49亿元,同样是公司规模增长的主力。

这只基金的规模变化更有赖于净值的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该基金的年内业绩回报达到121.28%。基金份额变化则与业绩表现挂钩,在三季度,该基金被净申购37.27亿份,使得该基金年内净申购的趋势迅速扩大,在此之前,该基金的份额未及10亿级。

兴华基金则是因为三季度新发主动权益基金,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至3.15亿元,但排名较二季度末提升了28位。

另外,格林基金、百嘉基金、德邦基金、国金基金、富荣基金、东吴基金、中加基金、博道基金、永赢基金、恒生前海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的规模位次也在三季度提升至少10位。

仅通过1只基金的亮眼表现,就实现了规模排名的弯道超车,也在上述部分公司出现。比如,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鑫星价值,前三季度的业绩回报近乎翻倍,仅三季度即上涨超80%。该基金也在三季度规模增长了80.52亿元,是同期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量的七成以上。

也有中小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发力新产品,实现规模提升。比如,百嘉基金三季度即新成立了百嘉科技创新,新成立规模为3.16亿元,同期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量3.2亿元。

公募量化基金的投资热度依旧。国金基金旗下国金量化精选、国金量化多策略、国金量化多因子等3只产品的规模增量均超过20亿元;博道基金旗下也有博道成长智航、博道久航2只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超20亿元。截至三季度末,2家公司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均超过200亿元。

22家规模环比下滑

虽然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在三季度上涨,但也有22家基金公司出现规模下滑。其中,泰信基金成为下滑最多的一家,三季度在管主动权益规模减少7.59亿元至42.71亿元。仅泰信鑫选即在三季度缩水超4亿元,净赎回4.8亿份。

中信保诚基金则是另一家三季度缩水超7亿元的基金公司,截至三季度末的在管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165.11亿元。

随着江峰在今年9月离任,他曾管理的3只公募基金出现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缩水最多的是他的代表作中信保诚多策略,三季度规模减小了13.78亿元,至20.63亿元,期间净赎回7.68亿份,这也是中信保诚基金三季度缩水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

中庚基金和国融基金也在三季度缩水超4亿元。作为中庚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庚价值先锋已连续9个季度出现份额的净赎回,规模也同步回落,仅三季度规模就减少了3.18亿元,是公司整体规模缩量的六成以上。

拉长周期来看,有32家基金公司前三季度规模下滑。前述的中庚基金年内规模缩水最多(25.31亿元);宝盈基金、中泰证券(上海)资管年内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下滑了10亿元以上,但都在三季度出现规模的回升。

17家管理人无论是三季度还是年内都出现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下滑的情况,除了前述的中庚基金、国融基金,较市场关注的外资公募也有出现类似的情形。先锋基金、贝莱德基金均出现前三季度和三季度的规模缩水,截至三季度末的在管规模为0.54亿元。28.38亿元,排名分别下滑了6位、5位。

联博基金是三季度规模排名下滑最多的一家,下滑了16个位次,三季度末规模为2.40亿元,较前一季度减少2.56亿元。中科沃土基金年内下滑位次最多,下滑了21位,截至三季度末规模约为4200万元。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