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
②数据中心Q3营收为512亿美元,轻松超过分析师预测的4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③英伟达预计,四季度营收约为650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616.6亿美元。
财联社11月19日讯(编辑 马兰)两周前卸任红杉资本全球领导人职务的Roelof Botha在周二的一场活动上表示,马斯克创办的航空航天公司SpaceX,比人工智能领军企业OpenAI更有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公司。
Botha指出,SpaceX一家公司就占去年轨道卫星发射业务的80%,在这一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OpenAI虽然十分了不起,但其在大语言模型领域拥有数名对手,且其在消费者领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所以其并不具备绝对的主导优势。
此外,Botha还强调,马斯克对名下公司的铁腕掌控也帮助他有效应对行业变化。马斯克一直不想被传统董事会的一些官僚作风所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愿意接受建议,他只是想打造成功的企业。
两家公司谁更强?
10月初,OpenAI完成了一笔二级股票交易,该公司员工以5000亿美元的估值向包括软银在内的投资者出售了约66亿美元的股票。这也让OpenAI超过SpaceX,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私营公司。
尽管OpenAI因人工智能成为了全球最受瞩目的企业之一,但该公司目前的营收情况仍令不少投资者感到怀疑。有分析师曾估计,OpenAI在2024年赚取了25亿美元,但其在推理方面可能就支出了38亿美元,处于亏损状态。
两周前,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透露,该公司的年收入远超130亿美元。然而,这与OpenAI未来十年计划在数据中心投入的1万亿美元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与之相比,SpaceX则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卫星发射服务以及星链互联网订阅模式。马斯克6月曾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达到155亿美元。另据一份报告,今年星链的用户数量将达到760万人,有望创造123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来看,无论是OpenAI还是SpaceX都仍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快速发展阶段。OpenAI的下一次估值爆发将取决于其在算力和产品生态上的突破,而SpaceX的看点是发射节奏、星舰复用性验证以及星链的用户增长规模。
Botha从市场占有率角度分析两家公司的未来潜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可能对科技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影响,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市场仍旧很难分辨OpenAI与SpaceX谁更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