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Counterpoint报告称,10月iPhone占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的四分之一,同比增长37%。
②iPhone 17系列的销量占苹果在中国总销量的80%以上,投资者对这一趋势持乐观看法;
③据消息称,苹果可能将新品发布时间从每年9月更改至每年两次,以增加产品上市的灵活性。
财联社11月18日讯(编辑 黄君芝)关于人工智能(AI)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仍在激烈进行。顶级经济学家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最新表示,他从互联网热潮中得到了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启示,可以为当前AI热潮的潜在风险提供线索。
这位来自世界首屈一指的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承认,他看好人工智能。然而,他认为,对于那些投入巨额资本支出来追求其在该领域雄心的公司来说,仍然存在风险。
在接受最新采访时,西格尔强调了一个关键点:相当多公司正在花费前所未有的资金来扩展他们的人工智能项目,但很快就会有更便宜的方式来推动这项技术。
“我认为人工智能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它是否可行,我认为它一定可行,但它可以更低成本地实现。”他说。
西格尔将当前的人工智能繁荣与互联网泡沫时期进行了比较,认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启示是,成本急剧下降是泡沫最终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说道:“真正导致泡沫破裂的是,他们想出了如何通过他们已经铺设好的光纤电缆传输1000倍以上的数据。突然之间,所有原本打算为全球网络铺设电缆的公司都说,‘你知道吗,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电缆了。’”
西格尔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企业能否在不花费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的情况下继续扩展人工智能。他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最终会导致企业乃至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没有预想的那么高。
其他评论人士已经开始对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规模和范围表示担忧。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集团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就企业过度扩张的风险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目前的投资规模与过去的技术浪潮相当——从铁路到互联网。历史表明,这样的繁荣几乎总是涉及某种程度的过度扩张。一些项目将无法收回资金,让投资者蒙受损失。”他补充道。
尽管如此,评论人士对人工智能变革力量的乐观情绪依然存在。Shearing补充说,尽管许多科技公司没能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幸存下来,但它们留下的光纤网络证明是有价值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可能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西格尔最后总结道:“从财务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浪费的投资,对一些公司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对他们的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后果,但这可能是经济扩散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