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千问APP公测版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网页版与PC版同步开放。
②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版千问APP正在同步研发。
③阿里管理层指出,当下是切入C端大众AI应用市场的成熟时机。
《科创板日报》11月17日讯 近日,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第21专业组全体会议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导推动的国际标准《具身智能系统框架及能力要求》正式冻结。
该文件明确了具身智能的定义、系统框架和关键能力要求。按照定义,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指与物理实体融合的人工智能,能自主与物理世界交互并适应环境。其概念及关键特征如下图所示:

图源:中国信通院
中国信通院表示,该标准作为统领性标准,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践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有力促进国际技术互操作与互认,为后续我国在ITU-T推动具身智能领域标准国际化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具身智能,做好国内国际标准接轨工作。
该标准于今年1月在ITU-T正式立项,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将围绕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等关键能力维度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加速具身智能技术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具身智能在多行业多场景的应用落地。
除上述标准外,此次中国信通院还推动2项新立提案,即《具身智能系统基准测试和评价框架》和《面向真实场景的具身智能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要求》。前者将构建具身智能基准测试框架,规范智能水平和应用成效的评价方法,为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落地提供统一能力演进标尺。后者将针对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定义数据采集要求和记录规范,促进具身智能数据的标准化和互通共享。
中金公司指出,如今,大语言模型已构建起一套多层次、成体系且持续迭代的评测基准生态。而具身智能的评测基准则相对匮乏,仍面临场景多样性、现实任务转化、能力基准碎片化三方面难题,缺乏行业公认的量化评估框架。其中,涉及到动态交互类任务的评测需要搭建仿真平台,进行场景重建,或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截至目前,各方面积极推动实现具身智能在量化评估上的标准化。今年4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仿真评测平台Genie Sim Benchmark,定义了运动自洽性、语义合理性、时空因果性和画面仿真性四大评测维度;9月,李飞飞团队与斯坦福AI实验室官宣首届BEHAVIOR挑战赛,全面考验具身AI模型能力。
在具身智能加速迈向标准化的趋势下,国金证券11月16日研报指出,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在电动化之后,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最强产业趋势。在机器人领域,下半年可关注新技术迭代及零部件门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