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年三季度末,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约为207.90亿元,比二季度末猛增6.68倍;
②核心规模增量来自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A,该基金的规模在三季度实现171亿的增长,增幅超1600倍;
③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A近几年业绩排名靠后,规模增长或由于管理层和意向股东的资源扶持。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周晓雅)当公募基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刻,服务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词。
从过去10年的数据变化来看,公募基金在助力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市值明显提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成为最重要的参与主力,当前公募基金在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中的持有市值占比达到28%,10年间增长了近10%。
从公募基金的整体股票持仓来看,新质生产力行业及行业龙头股的权重也在抬升。目前公募基金的持股市值中,近半数仓位集中在新质生产力行业。而A股市场整体的龙头股中,新质生产力“味”也越发浓厚。
多只新质生产力龙头股上市首年被公募持有
第三方数据显示,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龙头企业共有14家,包括宁德时代、工业富联、中芯国际、比亚迪、海光信息、寒武纪-U、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等个股,截至10月底合计总市值为9.39万亿元。
这14家企业上市首日总市值合计1.72万亿,从上市至10月底期间市值合计上涨7.68万亿元,即增幅达到445.17%,这也意味着,龙头企业上市后市值增长显著。
同时,营收的增长也较为亮眼,新质生产力的龙头企业去年的营收更达到2.33万亿,较上市当年的合计值增长3倍以上。
市值增长的背后,公募基金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占前述龙头企业自由流通市值比达到28%,较各龙头股的上市当年末的22%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
在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市场迎来新质龙头企业上市的集中爆发期,而对于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龙头企业,公募基金大多在上市当年即开始持有。
公募助力产业龙头发展
在行业层面,公募基金也呈现加大对新质生产力行业投资力度的情况。近年,公募基金投资新质生产力行业整体占比正持续上升,
从代表性产业龙头企业的持股市值情况来看,公募基金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龙头股的持股市值占各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抬升。
比如,通信行业的龙头股中际旭创,公募基金在2015年末持仓占比为11%,而到了今年6月底持仓占比则抬升至35%。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新质生产力的市值占比也在近十年出现相似的上升趋势。
整体来看,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对代表性产业龙头企业达到8001亿元,占代表性产业龙头企业股市值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