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对美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A股模拟芯片板块应声大涨 业内:价格竞争不改国产发展逻辑
①商务部日前公示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多家多家行业协会纷纷支持,A股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②此次被调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工业系统,且涵盖成品芯片以及晶圆、晶粒。

《科创板日报》9月15日讯(记者 郭辉)商务部日前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今日(9月15日)开盘后,A股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圣邦股份、上海贝岭截至今日收盘涨停;纳芯微、思瑞浦开盘后20cm冲高,其后回落,至收盘涨幅分别为10.79%、9.68%;赛微微电、艾为电子、希荻微收涨7.12%、4.91%、4.64%。

商务部公告显示,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

在本周首个交易日,美股模拟芯片板块盘前集体走低,德州仪器(TXN)、亚德诺(ADI)盘前跌超2%,安森美跌超1%。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此次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预计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调查。

商务部公示反倾销调查后,受到多家行业协会的呼应。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商务部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此表示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赞成并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按照市场规则良性竞争,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和产业合法权益。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表声明称,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屡屡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与“长臂管辖”手段,在半导体及相关领域对中国实施一系列不公正的限制和禁止措施。此类单边主义和歧视性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信息通信企业的正当发展权益,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对此予以强烈反对。坚决拥护中国政府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支持商务部依法采取必要措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国际市场环境。呼吁国内外企业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深化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开放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和产业合法权益。

调查涉及汽车及工业芯片 强调产品原产地

商务部此次公示的反倾销调查,当中有诸多细节值得关注。

首先在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方面,此次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据了解,以上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工业系统。

商务部网站公示内容

有多名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纳芯微和思瑞浦两家江苏企业,是国内汽车和工业业务做得比较好的为数不多的头部公司,且反倾销调查的产品与其重合度较高,预计此次事件对两家公司利好。

“以德州仪器为例,目前在国内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比相对不高,更多的竞争力体现在汽车、工业领域。因此也可以看到,今日一些主要做消费类的模拟芯片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反响并不算大。不过长期来看,此次调查仍有助于加速模拟产品整体的国产化发展。”业内人士如是称。

其次,此次被调查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既包括成品芯片,也包括可用来生产相同功能芯片的晶圆、晶粒。

有芯片行业从业者对此表示,调查产品包括晶圆、晶粒,主要是强调芯片产品的属地,“这与今年4月发起的关税政策中,以流片地为原产地的认定方式相承接”。

据了解,根据WSTS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我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35%左右,我国也是多家国际大厂的主要收入来源地之一。

德州仪器2024年来自中国的收入约30亿美元,同比减少9%,收入占比19%;亚德诺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约21亿美元,同比减少5%,收入占比23%。

尽管近年国产模拟芯片自给率有所提升,但仍相对偏低。从竞争格局来看,第一梯队仍以德州仪器、亚德诺等欧美企业为主。

大厂价格竞争不改供应链国产发展逻辑

此次商务部对美进口相关模拟芯片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回顾上一产业周期,2022年恰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低谷。但到2023年初,在市场还未复苏之际,以德州仪器为代表的美国模拟大厂,宣布下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对国内模拟芯片市场造成价格倾轧。

有芯片厂商人士表示,2023年德州仪器降价集中于工业、汽车领域,国内中小厂商在该次价格冲击中受影响最大。“今年TI的提价,一方面表明其经营策略从更注重市场份额,向注重产品线毛利率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过去的低价竞争不可持续。”

据介绍,德州仪器等厂商在高端市场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高端数模混合芯片、带有数字处理模块的模拟产品,以及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其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的门槛较高。“德州仪器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数十万料号,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走国产化路径,无法避免直接竞争。对国内厂商而言,未来发展核心仍是提升国产技术能力。”

同时该人士也表示,价格竞争与否,对国内汽车、智能手机等应用的供应链国产化、国内芯片厂商的崛起趋势,没有本质影响。并且随着新兴应用的出现和需求迭代,国产模拟芯片在高端市场具备发展前景。

“在涉及软硬件一体化、需要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端产品领域,无论是手机、工业还是汽车应用,都在不断出现性能迭代需求,芯片厂商也会配合客户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不是以往已有的产品能解决的。”上述人士表示,对于需要全新设计的产品,更加考验芯片厂商的技术能力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无论是国内外厂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半导体芯片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