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发力!公募代销保有增势正猛,多券商将凭“权益类保有规模增量”加分
①中基协披露2025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百强榜,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速14.57%领跑;
                ②券商占百强榜57席,非货基等增速亮眼,银行正奋力追赶指数产品;
                ③券商分类评价新规引导行业重保有,部分券商增量达标将获加分。

财联社9月14日讯(记者 王晨)中基协近期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不同类型基金与机构表现分化显著。

截至上半年末,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374亿元,环比增长5.89%;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3亿元,环比增长6.95%;债券及其他基金50619亿元,环比增长8.05%。其中,股票型指数基金表现最为突出,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环比增速高达14.57%,成为拉动公募代销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机构类型来看,券商系表现抢眼,不仅以57家上榜数量占据百强榜单半壁江山,非货币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速分别达9.43%、6.48%、9.94%,尤其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据全市场55%以上份额,凸显绝对优势;银行系虽在传统主动权益、固收领域根基稳固,股票型指数基金也以38.69%的高增速奋力追赶。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8月27日修订实施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增设基金投顾与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引导券商从“重首发、轻保有”转向关注客户资产长期增值。从榜单可见,国泰海通、中信建投等券商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居前,这一机制将推动行业资源向权益类基金销售倾斜,加速财富管理业务结构优化。

指数基金成增长引擎,券商非货基金代销增速最快

中基协披露了备受市场关注的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截至上半年末,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总计达到51374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增长了5.89%;“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19522亿元,环比增长14.57%,是增速最快的基金类型;“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则为101993亿元,环比增长6.95%,“债券及其他基金”50619亿,环比增长8.05%。

券商作为基金代销领域的重要力量,整体表现十分抢眼,多达57家券商上榜百强榜,占据半壁江山。

券商非货币基金市场份额20.44%,规模环比增长9.4%;权益基金市场份额27.41%,代销保有规模环比增长6.48%;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长9.94%。增量主要来自债券及其他基金,上半年增长16.1%,券商代销股票型指数基金优势较为明显,上半年增长9.9%,但占据全市场55%以上的份额,显示出券商在指数产品领域的绝对优势。

银行非货币基金增长4.3%,股票型指数基金上半年增长38.7%,保有量市占率提升1.3pc至6.4%,在行业指数化趋势带动下,多家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量快速增长,正奋力追赶股指产品。从规模绝对值来看,银行在传统主动权益、固收等优势领域依然稳固。

具体看上半年券商代销公募基金情况,有这些看点。

一是头部券商代销规模领跑,行业集中度维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券商代销公募基金的“头部效应”依旧显著。从表可见,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位居百强榜单第8,华泰证券以1266亿元紧随其后(排名第10),国泰君安(978亿元,第12)、招商证券(838亿元,第13)等头部券商也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上占据前列。行业头部集中度依然较高。排名前十的券商非货代销规模合计超过万亿。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维度,中信证券以2397亿元遥遥领先,华泰证券(1752亿元)、国泰君安(1605亿元)同样稳居第一梯队。头部券商排名变化普遍较小(如中信、华泰“排名变化”为0),这意味头部券商其在公募基金代销领域的领先地位已形成较强“壁垒”,广泛的客户基础、成熟的投研体系与品牌影响力,让头部券商得以持续领跑,行业集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排名变化反映头部竞争激烈,部分中小券商实现突破。在排名变化方面,头部券商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国泰君安排名上升11位,成为头部券商中排名提升最为显著的一家,当然这其中有两券商合并的重要原因。招商证券排名上升6位,也表现不俗,中信建投上升4位,中金公司排名上升9位。

部分中小券商也实现了突破,方正证券排名上升6位,华西证券上升4位,华宝证券上升3位,第一创业证券上升3位等等。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今年首次出现在公募基金代销百强榜单中。

三是基金代销结构分化,券商策略各有侧重。不同券商在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债券及其他基金的代销结构上差异显著,折射出各家券商的策略偏好。

从基金结构占比来看,权益类基金仍是券商代销的重点,占比普遍超过60%。部分中小券商权益基金代销占比甚至超过90%,如诚通证券和天风证券,湘财证券、中银证券、中航证券占比超85。头部券商中,银河证券权益基金代销占比最高,达84.51%。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金证券权益基金占比为47.27%,中金公司为49.19%,山西证券更是低至36.13%,这些券商在权益类产品的拓展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权益类基金的热销,一方面源于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向好,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券商在权益类基金的投研和推广上投入较大,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细分来看,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比例普遍高于主动权益基金,仅兴业证券和华源证券两家券商主动权益高于股票指数基金。部分券商也较为重视债券及其他基金的代销,发展成债券特色型券商,山西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高达63.87%,中金财富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48.73%,国金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52.73%,财通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46.86%。

四是规模变化来看,券商之间分化明显,马太效应与特色化并存。从环比增幅数据来看,券商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头部券商与部分中小券商凭借不同策略实现了亮眼增长,而也有部分券商在不同品类基金代销上出现下滑。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幅上,中金公司以61.04%的惊人增幅领跑,中信建投也有29.45%的不错表现,头部券商在非货基整体代销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等头部券商所有类型的基金代销保有规模均有所增长。

不少券商的基金保有规模出现环比下降,国金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为-2.60%,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幅-7.75%,债券及其他保有规模增幅-11.93%。东北证券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但债券型基金规模下滑。信达证券、国海证券、南京证券、东兴证券、万联证券等权益基金、债券基金代销保有规模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券商在权益基金代销上不占优势,但凭借债券型基金的增长,也实现了非货基金代销保有规模的增长。如长江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中原证券、西南证券、东海证券等。

分类评价新规将引导行业转型

8月27日,证监会最新修订实施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增设基金投顾与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具体来看,“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指标,上一年度增量位于行业前10名加1分、前20名加0.5分。此前,部分券商在基金销售中存在“重首发、轻保有”的问题,导致客户长期收益受损,而“保有规模增量”指标的引入,引导券商更关注客户资产的长期存续与增值。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也可窥见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中“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指标的半年度加分情况,这也是市场所关注所在。仅从上半年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来看,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券商增量位于前10。兴业证券、中金财富、东方证券等位于11-20名。

这一加分机制不仅影响券商分类评级结果,更将引导行业资源向权益类基金销售倾斜,推动券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优化财富管理业务结构。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