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芯原股份公告,拟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芯来智融全部股权或控股权; ②业内人士表示,RISC-V快速向商业化演进的过程中,开放的生态和收敛的商业竞争相辅相成,两者并不矛盾。
《科创板日报》8月29日讯(记者 郭辉)中芯国际今日盘后发布公告称,筹划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方式购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
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中芯北方49%的股权。
公告显示,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规,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构成关联(连)交易。
中芯国际表示,因本次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的12寸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厂,是中芯国际控股子公司。
中芯北方现拥有一条12英寸半导体晶圆产线,2016年起投产,主要技术节点为65nm-24nm的成熟工艺平台。
中芯北方股权结构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通过下属的中芯控股、中芯集电、中芯北京三家平台,合计持有中芯北方51%比例的股份。
中芯国际此次对中芯北方少数股权收购的交易对手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一期”)、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目前已与中芯北方少数股东的主要股东方签署了《资产购买意向协议》。交易的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发股价格、交易作价等安排,仍待交易各方后续协商确定。
今年国内多家主流晶圆厂商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除中芯国际外,还有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收购对象为参股公司剩余股权或关联公司。
芯联集成今年7月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1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联越州72.33%股权,确定交易价格为58.97亿元。通过本次交易,芯联集成将全资控股芯联越州,可一体化管理公司母公司10万片/月和芯联越州7万片/月的8英寸硅基产能,重点支持SiCMOSFET、高压模拟IC等更高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发展。
华虹半导体8月17日公告称,为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控股权,同时配套募集资金。本次收购标的资产为华力微所运营的与华虹公司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华虹五厂)所对应的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对重资产投入的科技产业企业来说,扩产通过为子公司项目引入外部融资,解决资金需求的方式较为常见。
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加现金的方式完成收购,代表以上模式完成最后一步实现闭环,同时也表明经过数年发展,企业经营与技术日益成熟,产业资源进一步集中化发展。
对半导体晶圆厂而言,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或相关资产,有利于提高运营和决策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符合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中芯国际在北京市,共有中芯北京、中芯北方、中芯京城三大晶圆厂项目。当前中芯国际正处于产能扩充进程当中。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月产能增至约99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光大证券分析师付天姿团队在今年8月发布的研报观点称,中芯国际Q3指引毛利率18-20%,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1.1%,主要由于下半年中芯国际扩产节奏快于上半年,带来折旧成本的较大增幅。未来看好中芯国际持续扩产、技术迭代叠加产品结构改善,长期发展逻辑进一步被验证。
中芯国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5%-7%,主因晶圆出货量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带动,12英寸出货量增加助推ASP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