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的目标。 ②意见强调,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和工作重心,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等。
2025年上半年,绿城中国(03900.HK)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实现总销售金额约1222亿元,自投项目销售金额803亿元,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539亿元。回款率维持在96%的高位,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绿城中国副总裁李骏在业绩会上透露,下半年,绿城自投可售货值达1763亿元,其中首开货值714亿元。据悉,截至7月底,绿城已经实现了自投项目销售857亿元,该公司管理层预计,2025年度的销售可能会和去年基本相当(2024年绿城自投项目销售额为1718亿元)。
就下半年的市场变化,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表示:“高端市场的热度,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营销及投资策略。”
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绿城上半年获取的核心区域低密度优质地块供应陆续上市,高端需求在市场上逐步释放,这样的市场走向,将持续对绿城的发展形成利好。
精益管理体系 提升销售能力
从行业视角观察,基于良好的销售业绩,今年上半年绿城集团的销售排名进一步提升,全口径销售跃升至全国第二,自投及权益销售均提升至第五位。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绿城形成了一套富于成效的市场策略与打法。通过实施一系列销售去化措施,绿城实现了较高的去化水平以及较高的回款率,从而为保证公司充裕的现金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内,绿城中国自投项目销售均价约34984元/平方米,维持行业较高水平。在行业中的销售排名上升之际,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回款率维持在96%的高位,为公司实现稳健的财务和再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精准定位与精细操盘,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首开项目平均去化率达80%,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同时,从项目获取至推盘的全过程中围绕溢价目标,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溢价能力持续凸显。另外,绿城上半年首开项目普遍实现不低的溢价,较公司交底会整体溢价约15亿元,溢价率达104%,强化经营兑现。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今年上半年对存量项目发起攻坚战,坚定执行老盘新做的方针,按照存量项目制定更加灵活的营销策略,上半年实现2021年及以前的库存去化约190亿元,明显提升了现金回流速度。
就存货去化,绿城中国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绿城的整体货值大约2700亿元,其中2021年及以前的货值不到1400亿,占比一半左右,预计未来3~5年可以基本去化完成。
绿城在销售市场上取得的出色表现,与公司在运营端效能的提升,管理的升维,不无关系。
报告期内,绿城中国持续提升管理体系,精益管理能力,上半年开发提效及成本管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项目建管理周期的精进与质量的提升,成为这种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
借助精细化把控,绿城中国项目的标准工期一再精进,平均拿地至经营性现金回正周期较去年进一步提速7%至11.5个月,拿地至交付提速4%至25.3个月,整体开发效率稳居行业前 列。这其中,杭州芝澜月华成为一个标杆,该项目从拿地至交付仅用了24个月,成为高效打造高品质住宅的一个范本。
在成本管控方面,绿城中国还以全周期成本管控为核心,持续优化管理体系与流程,平均单方建造成本较2024年末,进一步降低约150元。另外,公司还加强了供应链创新协同,聚焦性价比提升、整合拓展供应链资源,期内,公司关键品类集采价格下浮幅度超过10%。
通过精益成本、降本增效的措施,以及对数字化赋能持续进行深化,绿城中国的调度更加精准,决策也变得更加高效,从而为稳定公司业绩,实现公司既定策略与目标,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财务安全稳健 融资成本不断下降
除卓有成效的市场策略与打法、项目的精准定位与操盘、运营端效能的提升,融资端的有力支持,也是绿城中国是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能够实现稳中有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过程中,绿城中国不仅持续保持了财务安全稳健、融资端保持通畅,其融资成本也不断下降。
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凭借强大的股东支持、稳健的业务发展以及扎实的财务基本功,在行业仍处于筑底调整阶段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得更加畅通。
这与绿城持续优化债务结构的努力,不无关系。据绿城中国2025年半年报,公司境外债比重约15.3%,较2024年末进一步降低1.1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绿城银行借款为1169亿元,银行借款占有息负债比重为81.7%。财报显示,公司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为232亿元,占比16.3%,较去年年末的23.1%下降了6.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三道红线方面,绿城中国全部达标,为“绿档”房企。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剔预资产负债率为67.1%,净负债率63.9%,现金短债比2.87倍。
稳健的财务盘面,为绿城中国展开积极融资、降低借贷成本,助力企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绿城中国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至3.4%,较去年同期末的3.9%,进一步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境内融资方面,绿城一级市场于期内发行9期共77.11亿元,其中包括2-3年期信用债55亿元和1年期供应链ABN22.11亿元。中长期限信用债融资成本由3月的高位4.37%下降到6月的3.94%,到8月发行利率下降到3.27%,这是绿城中国历史上3年期中期票据发行最低利率在。在二级市场,公司债券估值收益率自3月以来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境外融资方面,上半年完成境外债务置换约8.02亿美元,并成功发行三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是2023年2月以来首笔中资地产板块美元债,重启了中资地产美元债融资渠道。
对于持续提升财务稳健,绿城中国执行总裁耿忠强在业绩会上强调,公司整体优化负债结构的方向不会变,但绿城不会一味地急于降低负债,而是会在去库存、降负债、谋发展之间做好平衡,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运营效率,在发展的同时保持好财务稳健。
在对下半年市场行情展望时,绿城管理层表示,预计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板块在政策利好下,有望率先企稳。
在此背景及市场环境下,绿城也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即对于存量项目,绿城会全力止损减亏,将资金回笼安全放在第一位,新项目则会尽可能争取议价,让产品力和品牌价值得到充分地体现。
凭借充裕的可售货值、稳健的财务基础和高效运营体系,绿城中国有望在行业调整期中持续巩固领先优势,实现全年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