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财联社汽车早报【7月26日】
①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
                ②奇瑞汽车澄清与印度JSW合作相关情况:未涉及技术领域; 
                ③京穗深三城联动 小马智行开启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

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

7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前一天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进一步介绍情况。谈及双方存在的分歧,郭嘉昆表示,同任何双边关系一样,中欧之间当然也存在一些分歧。对欧方关切的经贸问题,中方本着友好、尊重、坦诚的态度就相关问题全面、耐心、深入、细致地表明了立场。中方强调,产能是不是过剩,要放在全球看,由市场来判断。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缺口将达2700万辆。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是可以填补世界“绿色缺口”的先进产能,是贡献不是“过剩”。从世界范围看,产业补贴政策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欧盟自己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补贴,不应该在产业补贴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

郭嘉昆: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实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片面认识,是为保护主义措施寻找托词。

奇瑞汽车澄清与印度JSW合作相关情况:未涉及技术领域

7月25日,奇瑞汽车发布声明称,公司近日关注到网络上有外媒称“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将向JSW集团提供技术和组件,以帮助在印度推出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奇瑞之前已向有关媒体澄清事实,为避免引起公众及投资者误读误传,公司再次做如下澄清:奇瑞和JSW仅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开展合作,未涉及技术领域。

财联社汽车:目前,印度的电动汽车行业依赖大量来自中国的供应链资源。

京穗深三城联动 小马智行开启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

7月25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宣布已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开启7×24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测试时段从原本早7点至晚23点扩充至全天24小时。随着7×24小时测试开启,小马智行将通过部署自动驾驶技术在全场景、全时段的测试和研发,探索自动驾驶出行在夜间时段的实用场景,改善深夜出行难的问题。

财联社汽车:全天候测试的开启不仅体现了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对于城市交通出行的改善和升级更是意义深远。

大众集团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持平 此前预期增长至多5%

大众汽车集团7月25日更新2025年度展望,预计全年营收将与上一年度持平,此前预期增长至多5%,销售回报率预计将在4.0%至5.0%之间,此前预期5.5%至6.5%,汽车业务净现金流预计为10亿至30亿欧元,此前预期20亿至50亿欧元)。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众集团汽车交付量440.5万辆,同比增长1.3%;营收1583.64亿欧元,同比下降0.3%;营业利润67.07亿欧元,同比下降32.8%。

财联社汽车: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成果显著。

(财联社记者刘阳整理/点评)

新能源汽车 财联社汽车早报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