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科技股的卖空比例为何在近日出现增加? ②当下投资者需如何应对后续的变化?
财联社4月23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机器人概念加速反弹,多只个股大幅拉涨。
截至发稿,越疆(02432.HK)涨超15%,优必选(09880.HK)、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均涨约13%。速腾聚创(02498.HK)、上海电气(02727.HK)等产业链相关公司也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继全球首场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上周在北京收官后,本周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又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拉开帷幕。这也让短线机器人赛道的热度再度升温。
据媒体报道,本次机器人运动会聚焦“人机竞技”主题,包括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小米人形机器人、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等国内领先企业负责人将参与讨论环节。
有业内人士称,相较于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运动会规模与展示内容更堪称机器人领域的大阅兵。
还有机构分析称,人形机器人的终局并非用来跑马拉松,而是在工厂、家庭、医疗、服务等领域得到应用。展望未来,相关产业链企业将迎来人形业务的快速增长。
较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由于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叠加与AI技术结合带来更广泛的炒作热点,机器人概念始终是场内资金关注的重点之一。
Wind数据显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HK)近期连续10个交易日获资金青睐,基金份额升至6.47亿份,开年来份额更是暴增逾3倍。
此外,随着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重点方向,也获得了大量政策支持。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据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其中有6家如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厂商对2025年量产规划超过千台。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
近日,广东省工信厅介绍有关情况还称,广东正在制定“机器人+”行动计划,争取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并培育出3至5家全球一流的领军企业。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车厂实训、零售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规模量产节点越来越近。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食品配送、危险场景率先落地,之后再步入家庭,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97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