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信证券:服务业预期升温 关注平台、交通、住宿、景区、餐饮
①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
                ②建议积极关注酒店、景区及OTA等潜在受益的产业链环节相关标的配置机会。

摘要:

在政府提振内需、积极刺激消费的明确方向下,消费政策预期持续升温。虽然是否能够如市场预期有政策推出、政策力度、内容、节奏怎样都不得而知,但目前市场预期升温已有所体现。同时,中信证券认为,参照“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推动服务消费释放存在政策有效性。更重要的是,服务消费本身基本面稳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预测数据显示客流仍保持高单增长,而机票价格增速有望转正,假期效应显著。建议关注消费政策走向,配置文旅产业链上酒店、OTA、景区等行业,其中景区虽存在免门票政策可能,但上市景区业务多以景区内交通等服务设施为主,受益于潜在政策拉动下的客流增长。

原文:

服务消费历来是提振内需政策框架中的重要抓手。

回顾过去各种有关促消费的政策方向,服务消费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从供给端而言,服务消费仍有扩容升级空间,一方面从需求而言,居民在服务消费上的倾向更高,服务消费本身处于相比商品消费的更高增长阶段。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48条具体举措,覆盖餐饮、住宿、健康、文旅、体育赛事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银发旅游、空中游览、跳伞飞行、超高清电视等新业态。2025年4月下旬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等。政府针对服务消费频出工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政策支持服务消费释放的预期。

文旅产业乘数效应显著,具备政策有效性

服务消费涉及众多产业,其中文游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若有补贴落地将起到较好的拉动消费效果。从历史经验来看,文旅消费补贴拉动比例在1:4至1:5左右(eg.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2年云南文旅消费券直接拉动云南文旅消费达到1∶4;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8日,上海住宿消费券撬动比为1∶4.38),部分地区最高达1:12(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2022年10月海南首轮全省超1亿元消费券发放后,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5.6亿元,拉动系数12.1,拉动整体消费45亿元左右)。但该拉动比例实际仅是补贴或消费券设置方式带来的直接拉动,除直接拉动效果以外,文旅产业本身具备极强的乘数效应,世界旅游组织数据表明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因此,在“以旧换新”补贴类政策的延续方向上,文旅产业具备政策有效性。

潜在受益方向:平台、交通、住宿、景区、餐饮

结合“以旧换新”政策的执行方式,主流形式或离不开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宝、云闪付)、OTA平台或者当地政府专属文旅平台,用户在领取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核销(比如上海市2024年住宿消费券通过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平台发放,消费者可叠加商家优惠使用)。而服务消费场景下,交通、住宿、景区、餐饮等有望被拉动。参考过去各省市发放消费券情况看,酒店住宿普遍占比20%~40%,景区门票类占比15%~30%,交通占比5%~20%,剩下为餐饮及其他。如2022年云南省旅游消费券,住宿/交通/景区/演艺休闲/线路产品补贴分别占比40%/20%/20%/10%/10%。从不同区域特征看,度假城市如云南、海南等地侧重补贴酒店和交通、占比五成以上,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侧重补贴餐饮和酒店,新兴旅游目的地如哈尔滨侧重补贴景区券以吸引客流。

风险因素:

服务消费支持政策落地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消费降级趋势超预期;境内外出行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出境签证办理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跨境航空运力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促消费举措 券商策略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