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次日,有研新材、锦江航运、建投能源、兄弟科技、罗欣药业等收盘涨停。 ②盘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超600%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及券商研报最新点评(附表)。
《科创板日报》4月17日讯 在中国反制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背景下,模拟芯片板块持续受到市场关注。今日收盘,思瑞浦涨超11%,芯海科技涨超5%,圣邦股份、纳芯微等跟涨。其中思瑞浦股价在上周已涨超15%的基础上,本周再度累计上涨约28%。
《科创板日报》此前在报道《半导体“流片地即原产地”规则再明确!美系大厂产能转移难 国产进程加速信号已现?》中指出:这次国际关税政策的出台,预计国内模拟芯片受益最多,其次还包括华虹半导体等模拟平台比较丰富的晶圆代工厂。
华泰证券近日研报也指出,模拟芯片多采用IDM模式,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中半数为美国公司。当前模拟国产化率约为20%水位,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当前行业汽车、工业等客户需求逐步回暖,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竞争格局优化,国产化有望加速。
东兴证券认为,此次关税反制将直接推高国内企业采购成本,进而削弱美国模拟芯片产品价格优势。
华安证券表示,德州仪器等大厂出于成本考虑,绝大部分封装产能仍放在中国和东南亚,在美国几乎没有封测产能。在“原产地”认定规则和关税税率下,诸如德州仪器、英特尔等的美系IDM厂商的产品,即使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封装,其原产地依然被认定为美国,其在中国市场的成本将大幅攀升。
从行业整体来看,综合多家券商研报,当前行业已进入库存调整尾声,周期底部特征逐步明确。与此同时,国产模拟芯片价格优势凸显,在国产化需求急剧提升的背景下叠加国内企业在汽车、工控等应用领域的拓展,中国模拟芯片厂商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从投资层面来看,以下方向在关税风波和“原产地”认定规则的背景下值得持续关注:
天风证券指出,模拟芯片因“技术差距收窄+国产化率低”的特征成为核心突破方向。模拟方面,TI、ADI等海外巨头长期主导的模拟芯片价格压制或逐步瓦解,国内厂商在汽车电子等高壁垒市场的技术认证有望加速,重点关注我国模拟设计分销优质标的。
信达证券也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税摩擦可能促使终端客户转向中国大陆代工产能,下游厂商为规避成本压力,或逐渐将销售至大陆的产品转移到本地生产。
上述机构进一步推断,企业逐步将核心制造环节转移至境内后,晶圆厂产能扩张将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叠加美国设备进口成本上升(如加征关税),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