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国家队再出手稳市?沪深300ETF尾盘显著放量,机构建议二季度关注结构性行情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沪深300ETF等宽基ETF连续两天尾盘放量,护盘信号明显;
                ②受益大资金,沪深300ETF合计规模首次突破万亿;
                ③机构预测,市场若继续缩量,建议关注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

财联社4月16日讯(记者 闫军)A股尾盘15分钟拉升。沪深300ETF连续两个交易日尾盘放量,熟悉的护盘资金又来了。

4月16日,沪指探底回升,沪指取得7连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11万亿,较前一个交易日小幅放量347亿。

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尾盘的放量带动了整个大盘的拉升,最大看点出现在尾盘最后十分钟,4只沪深300ETF显著放量,率先翻红,合计成交额很快突破百亿,继而带动沪指翻红,逆转了午后超1%的下跌。

熟悉的护盘资金来了,尾盘宽基ETF放大量

市场经过连续反弹五个交易日之后,部分抄底获利盘离场,导致近期强势板块明显调整,拖累了整个市场。16日开盘后,创业板指下挫超2%,全市场下跌个股近4800只,在指数明显下探过程中,多只宽基ETF尾盘放量,继而带动指数上行。

截至16日下午收盘,全市场15只宽基ETF成交额超过10亿元,其中4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额达236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达到83.73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和易方达沪深300ETF分别成交额达到59.14亿元、52.09亿元,此外,嘉实沪深300ETF成交额也达到40.77亿元。

此外,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紧随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之后,成交额达到62.54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也分别超过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证A500指数相关跟踪ETF成交额居前。

具体来看,南方中证A500ETF、华夏中证A500ETF、嘉实中证A500ETF、国泰中证A500ETF成交额超过20亿元,广发A500ETF成交额超过17亿元。事实上,A500相关ETF全天交投活跃,截至上午收盘,已有5只中证A500ETF成交额超10亿元。在业内看来,个人投资者、机构资金借A500抄底亦有需求。

沪深300指数发布20年,ETF规模突破万亿元

经过此轮国家队等护盘资金入场,沪深300ETF再次成为资金买入的重要标的。

以上周(4月7日-11日)资金净流入为例,全市场股票ETF获得巨量买入,合计资金净流入达到1697.17亿元,7只宽基ETF净流入超百亿。其中,4只头部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居前,合计净流入983亿元,占比近58%。

4只巨无霸沪深300ETF单周获得超百亿增量资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最高,为339.5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净流入分别为246亿元、240.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净流入157亿元。

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宽基指数,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规模也创下新高,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整体规模已达到10038.67亿元。

今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发布刚好满20年,跟踪的ETF规模破万亿,也成为沪深300指数的标杆性事件。

在业内看来,经历20年资本市场的变幻,沪深300指数成为符合机构审美的宽基指数。一个指数不是“以大为美”,而是“以美而大”。

从指数层面,作为大盘宽基指数,沪深300指数拥有定期及临时调整机制,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通常每半年调整一次指数样本。通过纳入市值更大、交易更活跃的个股实现优胜劣汰,确保指数拥有长久的稳定性和生命力,也更加精准反映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从产品层面,在2012年首只沪深300ETF成立后,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挂钩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ETF期权等在内的配套衍生品陆续发布,配置、交易、套利、风险对冲等多种投资策略丰富成熟。沪深300指数有了相互匹配的对标风控工具,风险管理更加精准有效,有助于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国家队再进场,机构怎么看?

“尾盘资金护盘意图明显,这也是明显释放当前市场底部的信号。”在某公募人士看来,近几日市场成交量连续萎缩,在沪指还在3200点以上的当期,15日、16日两天尾盘资金显著放量,对市场进行了托举。

底部阶段相对明确,但是在二季度市场行情上,是否能重复演绎一季度的上涨,机构相对谨慎。

华夏基金认为,面临季报密集发布和美国关税政策落地的两大不确定性,市场在收缩风险偏好的过程中寻找新的锚点的概率较大。在这一背景下,宏观层面的内需表现对未来1-2个月的市场走向更为重要。

也有券商人士直言,若没有新的重大消息刺激,接下来市场或将继续缩量,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的风格或将延续。

那么该如何把握当下的市场?华夏基金认为,宏观冲击并非常态,而流动性引起的下跌修复速度往往较快,短期市场存在大量机会,复杂环境下的配置保护远胜于单押。投资者不妨短期围绕红利构筑防御性组合,以内需及政策相关性高的稳健品种作为短期方向以降低波动,待宏观信息明朗后,增加科技自主方向持仓。

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从四个角度给出投资建议:

一是不做极致,过度的整体单向风险敞口在市场反复的情况下,大概率输。增加一些投资纪律,或者可以考虑投资二级债基类等对下行风险进行控制的产品。

二是不过分短线择时,承认有些时间维度的钱是赚不到的。可以使用定投来摊薄持有成本,进而淡化择时风险。

三是保持足够的分散度,多数时间组合足够分散,少数时间收敛(在一定程度内),可以使用基金这类产品增加投资标的持仓分散度,以及投资策略的分散度。策略分散度在一个波动市里面是很重要的。

四是增加宏观以及政策解读,保持关注。

公募基金动态 ETF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