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原董事长鲁君四被查 格力地产“易主”华发后将走向何方?
①计划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格力地产,因公司前董事长被查、控股股东划转至华发集团,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②随着格力地产彻底告别房地产开发主业,其未来能否依托华发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免税市场实现突破,仍有待观察。

财联社4月14日(记者 李洁)计划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格力地产(600185.SH),因公司前董事长被查、控股股东划转至华发集团,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广东省纪委监委网站4月14日下午公布的信息显示,珠海市免税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君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珠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鲁君四的履历与格力地产紧密相连,他曾长期担任格力地产董事长。2020年,在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集团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关键时期,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该事件曾给重组之路蒙上阴影。随后于2022年6月,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被免去格力地产董事长职位 。

鲁君四引发的风波,曾经一度让外界产生这样的疑问,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集团之间资产重组将走向何方。

而如今,随着格力地产在2024年底完成与珠海免税集团资产重组,于今年3月披露拟变更主营业务、公司名称,并在今年4月11日公布控股股东被划拨至华发集团,格力地产被认为即将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进行资产重组,是格力地产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重要事项。早在2020年,格力地产就曾提出收购珠海免税全部股权,计划将业务板块拓展至房地产、大消费、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但之后其重组业务几经波折未能调整成行。

历经几年后,2024年7月,格力地产宣布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同年12月,格力地产完成重大资产置换,将上海、三亚、重庆等地的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置出,同时置入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珠海免税成为格力地产控股子公司,格力地产战略定位变更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链建立运营、投资的企业集团。

今年3月,格力地产公告拟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公司中文名称拟变更为“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珠免集团”,股票证券代码不变。

随后在4月11日,格力地产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的公告。

格力地产称,珠海市国资委将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投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至珠海华发集团。划转完成后,海投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华发集团,成为华发集团下属二级企业管理,格力地产则降至三级子公司。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海投公司仍为格力地产控股股东,珠海市国资委仍为格力地产的实际控制人,但此次划转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格力地产的转型进程,其有望借助华发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免税业务领域实现突破。

“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格力地产正逐步退出地产开发领域,同时全面聚焦免税商品销售等业务。”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对于为何要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分析师指出,格力地产在房地产市场曾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增大,格力地产的经营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据该公司发布的公告,2024年,格力地产预计净利润亏损12.5亿元-17.8亿元,亏损原因主要包括房地产项目结转毛利率下降,以及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就格力地产被划转至华发集团旗下,严跃进认为,在新的战略定位下,格力地产的主营业务将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链开展新业务和新投资。后续格力地产将不再新增地产开发项目,而既有的存量地产项目将进入存量盘活阶段,也可以和华发集团的既有地产项目进行结合,更好促进存量项目的消化。

公开资料显示,华发集团作为珠海最大的综合型国企,在房地产、金融、城市运营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旗下华发股份2024年房地产销售额达1054.44亿元,位列全国前十。

分析人士认为,格力地产并入华发集团后,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加速实现业务转型,其剩余地产业务或由华发股份承接,而免税业务或进一步整合。

随着格力地产彻底告别房地产开发主业,其未来能否依托华发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免税市场实现突破,仍有待观察。

房地产头条 房企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