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小基金公司密集增资,夹缝求生,被输血后也要自身造血
①年内至少10家公募宣布增资,既有外商独资公募,也有内资公募,且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
                ②增资后,中小基金公司最终能否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之路,从“输血”到“造血”,还有待观察。

财联社4月7日讯(记者 沈述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基金行业,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境遇较少被“看见”,但相关基金公司股东对行业的战略布局和对子公司的扶持却未减弱,这在近来一波基金公司增资潮中有所验证。

先锋基金今日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亿元人民币。年内已有包括摩根士丹利、恒越、国新国证、联博、苏新、湘财基金等在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先后增资。这些公司中既有外商独资公募,也有内资公募,且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部分基金公司成立时间较短。

增资无疑是股东方表达对公募行业长期发展看好的一种姿态。但增资后,中小基金公司最终能否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还有待观察。“中小基金公司靠简单的资本‘输血’赢得发展是很难的,公司还要有精细化和特色化的布局,最终要能‘造血’。”有公募人士表示。

先锋基金宣布增资

4月7日,先锋基金公告,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亿元人民币。增资事项已完成,公司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均保持不变。

这已是年内第十家基金公司宣布增资。过去的3月29日,恒越基金公告,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2.3亿元。增资事项已完成,公司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均保持不变。

3月27日,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9.5亿元,增幅约58%。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公告称,国新资本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2.1亿元出资,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4.1亿元。

3月18日,联博基金公告,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由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后,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3月11日,弘毅远方公告,股东弘毅投资向公司增加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5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8亿元。

更早以前,苏新基金、富达基金、红土创新、湘财基金都曾在年内发布增资公告。

从近来发布增资公告的基金公司情况看,他们中既有外商独资公募,也有内资公募,且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部分基金公司成立时间较短。

“次新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总体实力相对较弱,经营压力和生存压力更大,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实现更好地发展,股东方在资本实力、业务拓展、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扶持是很有必要的。”华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称。

就外资而言,除了联博基金,富达基金、安联基金等近来都曾相继增资,富达基金、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等更是多次增资。富达基金董事长黄小薏此前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富达全球战略市场之一,富达期待继续在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扮演好“衔接桥梁”的角色,在深入理解本土市场的基础上,找到海外优秀实践与本土特性的结合点,以实现本土化落地。

中小公募生存维艰,简单增资难解发展议题

增资无疑是股东方表达对公募行业长期发展看好的一种姿态。但增资后,中小基金公司最终能否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之路,还有待观察。

“中小基金公司靠简单的资本‘输血’赢得发展是很难的,公司还要有精细化和特色化的布局,最终要能‘造血’。”上述公募人士表示。

从目前的现实境地看,中小基金公司在降费、降薪等一系列举措后的生存的确更为艰难。

在已披露2024年经营业绩的基金公司中,大型基金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较高的经营韧性,9家头部公募净利润超过15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下滑明显。

例如,浦银安盛基金2024年净利同比下滑14.24%,农银汇理基金2024年净利同比下滑20.26%;信达澳亚基金2024年净利同比下滑42.11%;光大保德信基金2024年净利同比下滑47.47%。

中邮基金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幅更是超90%,营业收入同比亦下降近26%。中邮基金解释称,行业降费影响等原因导致2024年公司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净利润下降则主要是母公司及子公司首誉光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

不过,也有部分中小公募通过公司自身和股东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业务,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如中金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10925.62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72.5%。过去的一年,该公司完成多单公募REITs项目发行和上市,这一业务整体规模和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在规模层面,中金基金2024年底公募基金规模为2073.3亿元,同比增长63%。

中信建投基金通过发展公募REITs、债基等业务,实现了公募、专户及其子公司规模的同步增长,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2023年增长了66.67%,达0.50亿元,营收达3.65亿元。规模层面,该公司202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为1421.79亿元,同比增长51.64%,专户产品及其基金子公司的专户产品管理规模同比增长87.39%。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