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器人全面爆发,闫思倩“拉涨停”,有基金经理按捺不住:All In AI应用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机器人ETF涨幅超7%,场内买到溢价;
                ②主动再次跑赢,闫思倩管理的基金涨幅达到9.7%;
                ③机构提醒投资者,需考虑短期风险偏好和产业事件影响。

财联社2月19日讯(记者 闫军)毫无疑问,机器人是本轮春季躁动最大焦点。

2月19日,机器人再次延续大涨,截至收盘,7只机器人主题ETF涨幅超过或接近6%,其中,银华机器人ETF涨幅达到7.08%,年内回报率达到23%,近60日涨幅超30%。

从资金认购热情来看,涨幅居前的ETF场内纷纷出现溢价,资金抢筹情绪高涨。

昨日市场略有回落,高位震荡整理之后再次强势向上,这让市场形成两大共识:一是市场真的不缺钱;二是2025年或许是一个开始,即科技投资已经逐步进入AI应用的阶段。

板块火热,相关主题基金产品净值大涨,投资者兴趣浓厚,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春节以后,场内机器人主题ETF以及人工智能主题ETF合计资金净流入额近35亿元。

此外,加之上述ETF规模并不大,在年初至今份额变动率上来看,银华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份额增幅达到88%,华宝创业板人工ETF、易方达机器人ETF、嘉实机器人ETF以及华夏机器人ETF份额增幅均达到60%至70%以上。

抓住机器人行业的基金经理们化身锋利的矛,主动管理基金在净值上表现更胜一筹。

截至2月19日晚间更新净值后,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领跑市场,涨幅达到9.66%,前海开源盛鑫混合涨幅达到9.3%,此外,永赢先进制造等十余只产品单日涨幅超8%。

今年以来,鹏华碳中和主题回报率已经达到61.78%,永赢先进制造以58.55%紧随其后,中行趋势领航、平安先进制造年内涨幅也超过50%。此外,涨幅超过30%的基金数量达20余只。

从近一年回报率来看,短期“翻倍基金”重现市场,鹏华碳中和主题、永赢先进制造、中航趋势领航、泰信鑫选灵活配置混合等产品近一年回报率超过100%,平安先进制造几近翻倍。

基金公司如何看这一波热度?和此前明星基金经理时代趁热度大张旗鼓持营显著不同的是,不少基金公司表示:不敢出声。

有基金公司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层面则开始保持克制,主动减少相关观点输出。也有公司已经开始限购,比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在2月12日主动暂停了个人投资者的大额申购,将申购、定投上限设置为100万元。

机器人概念“接着奏乐接着舞”

今年春节,宇树Unitree人形机器人因登上春晚舞台扭秧歌爆火,春节后机器人成为最明确的投资主线。

从产业上来看,人形机器人时代似乎真的近了。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宇树科技申请注册一枚“春晚机器人”样式图形商标,国际分类为厨房洁具,当前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同时,宇树售价高达9.9万起的人形机器人被抢购。近日,宇树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两款机器人,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9.9万元,预计45天可交货。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预计60天可交货,获得市场的关注与抢购。不过,两款产品很快下架。客服表示,需要进行相关优化后再重新上架,具体上架时间还不能确定。

对此,平安基金先进制造基金经理张荫先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加速发展,行业已经逐步从概念阶段向量产阶段过渡,市场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和商业化前景的信心推动了本轮机器人板块上涨。

海外市场看,全球标杆企业已经临近量产,多家海外企业表示2025年将部署千台量级机器人的计划,用于在首发场景训练、验证,预计2026年正式对外交付。同时,我国也有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和交付,客户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企业和智能制造企业,一些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工业制造场景及商用服务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基金经理张晓南认为,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呈现“三驾马车”驱动格局:

政策端,各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技术端AI大模型(如DeepSeek)突破训练瓶颈;

资本端,市场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将从2024年32.8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45.5%;

产业生态方面,除特斯拉、OpenAI(重启机器人项目研发通用型机器人)等国际巨头外,国内多家核心零部件厂商已深度参与供应链,互联网和新能源车企的跨界入局更带来多元化创新动力。

在券商分析师眼中,宇树科技作为代表与科技互联网企业家共同参与民营企业座谈会,突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地位,考虑到近期Tesla的Gen3、Figure的训练进展以及NV的GTC大会等催化,机器人仍然是当前的交易主线,并且国产机器人企业在迅速崛起。

还有一点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和春季前A股投资者行为明显不同,资金似乎不再惧怕市场下跌。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角度是2月18日,创业板指跳水大跌近2%,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资金迅速开启抄底,当日,全市场资金净流入21.1亿元,这是股票ETF春节后首次转为净流入,终结连续9个交易日的净流出。其中,中证1000、科创板指数、人工智能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

有基金经理称:未来相当长时间将All In AI应用

从产业前景来说,张晓南认为,Optimus已实现自主行走、视觉导航、避障爬坡等关键技术突破,其搭载的自动驾驶算法和神经网络训练系统,使机器人具备动态环境适应能力。随着2025年产能爬坡和场景验证完成,人形机器人有望从工厂场景向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渗透,真正开启“AI+机器人”的万亿级市场新纪元。

鹏华基本面投资专家杨飞则直言,2025年的科技投资已经逐步进入AI应用的阶段。全面应用的奇点一旦出现,这个阶段未来无论从爆发性还是持久性上都将远超过从前。组合未来相当长时间将All In AI应用。

“AI应用简单分为2个大方向,1个是to C端的应用,1个是to B端的应用。”杨飞进一步阐述,从投资角度来分,C端产品的落地可投资的方向主要集中的板块在电子、机械、汽车等,其中电子包括半导体(主要含端侧SoC主控芯片,端侧存储芯片、CIS芯片、部分模拟芯片等方向)和消费电子,机械和汽车主要是布局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高端制造环节;

B端产品的落地可投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板块的软件领域,主要含AI+教育、AI+金融、AI+医疗、AI+工业、AI+办公等商业模式容易落地的方向。

在机器人的波动中寻找机会是不少基金公司在今年布局上的重点,诺安稳健回报基金经理邓心怡表示,密切跟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变化并择机布局。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优质载体,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牵引,国内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产业高速发展窗口期。

同时,诺安基金也认为,机器人在2025年将迎来从0到1的一年,但短期较难有业绩,受风险偏好和产业事件影响比较大。

公募基金动态 机器人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