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器人
关注
3.1W 人关注
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机器人
+0.16%
龙头股
锐奇股份
+20.03%
华光新材
+20.01%
主题基金
机器人
+10.67%
  • 2小时前 来自 解放日报 徐瑞哲
    宇树科技王兴兴回到上海母校 加速商业化落地
    阅读 19.4w+
    5
    108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从人形机器人角度分析,美国市场的机器人AI生态圈较完整,中国市场则聚焦建立供应链,预计未来的产品价格和应用将更加多元。据调查,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恒立液压、新剑传动、兆威机电等不仅对中国市场需求可稳定供货,也已打入海外大厂供应链或进入送样阶段。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地,未来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格制定、须拉高电力的阶段,电池将成为其重要优势。预期未来五年人形机器人商用产品将呈现显著的价格差异与应用分级,区域生态圈的形成也将促使本地生产和产业本地发展的情况更加明显。
    阅读 122.7w+
    7
    97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据“创新南山”公众号援引众擎机器人、蛇口消息报的消息,近日,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
    阅读 144.9w+
    1
    31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柯力传感、星光农机、新时达、蓝黛科技、盛通股份、卓翼科技等涨停,埃夫特、步科股份涨超10%。消息面上,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林毅2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
    阅读 162.2w+
    79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杭齿前进、福莱新材跌停,三丰智能、冀东装备、中大力德、长盛轴承等跌超8%。
    阅读 177.3w+
    34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2月22日,中国移动宣布,其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专场招聘开启,中国移动称,该中心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研发,依托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数据、场景、渠道等领域的资源优势,聚焦家庭、社区、商铺等多元化场景,旨在重塑智能服务新生态,努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运营商。
    阅读 193.7w+
    1
    12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2月22日,挪威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了其最新款家用机器人NEO Gamma。这款机器人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完全为家庭场景量身打造。根据1X创始人Bornich发布会透露,Gamma定价在3万美元以内,目标在2025年前进入10万个家庭。
    阅读 212.4w+
    1
    9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中信建投研报表示,2月20日,Figure推出其自研VLA模型Helix。Helix在较少的训练数据下,展现出极强的泛化能力,训练效率显著提升,有助于人形机器人的通用化发展,利好板块的发展前景。2月22日1X发布NEOGAMMA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设计、硬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为开启家庭内部测试铺平道路。模型迭代与供应链降本,正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核心关注具备零部件低价批量供应能力的企业,以及具备技术或者产业链卡位优势的企业。
    阅读 196.1w+
    60
  • 昨天 18: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AI萌宠、人形机器人、玩具齐亮相!GDC展会端侧AI应用潮涌
    阅读 87.8w+
    12
    212
  • 昨天 15:40 来自 每经网
    财联社2月23日电,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正推进旗下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了人形机器人进展。CyberOne被官方定义为“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支持家庭护理、陪伴等多种场景。“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但节奏不是现在。”理想汽车放出做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何小鹏此前透露,AI机器人小鹏Iron将搭载多块自研芯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拥有15个可动自由度、支持触控反馈的拟态双手。有消息称,蔚来汽车已组建了一支约20人的团队,专门调研机器狗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8家车企接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阅读 254.8w+
    99
    2391
  • 昨天 15:14 来自 财联社 宣林
    仿生机器人实现感知交互的关键!电子皮肤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阅读 59.6w+
    7
    301
  • 昨天 14: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3日电,深圳市政府新闻办2月23日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据了解,深圳将积极推进全时全域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对接各类应用场景。深圳计划2025年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助力企业研发产品、迭代技术、验证性能。为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城市全域全时全场景将“应开尽开”,比如开放市政环卫、应急救援、大模型辅助医疗、医疗康养等应用场景,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全面开放技术研发、质量检测、流水线组装、物料搬运等生产场景,让新技术更好更快变成产品、进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阅读 287.7w+
    200
  • 昨天 14: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3日电,深圳市政府新闻办2月23日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林毅在会上表示,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基础雄厚、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场景、创新、机器人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此外,近期我们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同时,还将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安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协同攻关。
    阅读 286.4w+
    104
    2400
  • 昨天 12: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3日电,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有“两个一”:第一个是有一支专业的产业队伍,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以专业、精干队伍推动产业发展。第二个是有一批优质的企业,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阅读 271.7w+
    6
    123
  • 02-22 17:2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人形机器人哪家强?宇树、智元、星海图、开普勒等同台竞技 |直击2025GDC
    阅读 75.8w+
    34
    528
  • 02-22 17:2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2日讯,在今日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带来两款机器人,一是售价9.9万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轻量化与高负载能力;二是针对C端,有遛狗和拖物功能的Unitree Go2。(记者 陈美)
    阅读 353w+
    47
    799
  • 02-22 06:04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2月22日电,本周机构调研热情回暖,截至2月21日17时,共有175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AI仍是机构热衷调研的主题。从赚钱效应来看,周内有多家机构集中调研的公司股价涨幅较好,本周接受最多机构调研的福莱新材,周内涨幅达56%,股价创近期新高,2月21日收报62.5元/股;长盛轴承周内接受81家机构调研,股价亦创下近期新高,周涨幅达67%,收报108.1元/股。此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奥比中光-UW股价创近期新高,固高科技本周两次涨停。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本周机构调研重点关注的领域,该板块本周涨幅也最高。具体到调研公司,福莱新材本周接受306家机构扎堆调研,机构重点关注公司人形机器人柔性传感器合作厂商与订单、柔性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等方面。
    长盛轴承
    -6.48%
    奥比中光-UW
    +1.53%
    阅读 367.5w+
    211
  • 02-21 22:1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陈抗
    海康威视2024年净利润下降15% 未能守住净利润预期底线|财报解读
    阅读 151.8w+
    16
  • 02-21 20:2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1日讯,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预计为134.42万台,同比增长13.01%。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与谐波减速器需求量预计分别为56.05万台与78.37万台。GGII预计,2025-202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减速器需求总量将超过750万台。
    阅读 336.5w+
    3
    140
  • 02-21 17:59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2月21日电,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布朋友圈,称近期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优必选科技周剑交流后,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达成共识。即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但行业都期望尽早能实现可量产且具备商业价值的L3初阶能力。人形机器人从L2跨越到L3,完成这个跳跃所需要的能力和难度是数十倍的。自动驾驶达到L3阶段就会迎来iPhone4时刻,但人形机器人需要达到L4阶段才能迎来iPhone4时刻,也就是大家想像的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实。
    阅读 350.3w+
    12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