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计,2025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规模约为10500万千瓦-11500万千瓦; ②中国风电产业链在海外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
财联社1月9日讯(记者 卢阿峰)集采药物另类“出海”有望变成现实。
今日,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启动仪式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这是中国首个跨国区域集采平台。同日举行的,还有中国一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工作研讨会,研讨会包含介绍推进中国一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工作基本思路等议程。
财联社记者获悉,此次启动仪式不仅云集了国家医保局相关领导,还有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官员、专家。而在后续的研讨会阶段,出现了先声药业(02096.HK)、联影医疗(688271.SH)、迈瑞医疗(300760.SZ)、桂林南药、齐鲁制药、微创医疗(00853.HK)、上海国民等企业代表。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中国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已开展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435种药品,覆盖常见慢性病和肿瘤药品。集采平台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医药集采领域的交流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将为双方在医药集采领域提供更广阔合作空间。
在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议定建设中国一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推动医学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任务。另据广西医保局官网,集采平台项目是广西党委政府与国家医保局共同议定并推动的事项。
“这对于集采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资深医药行业专家郭新峰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该集采平台的相关运作机制尚未明晰,但国内集采企业毋庸置疑乐于看到其品种销量增加,因为规模化生产销量越大利润越高。
然而,也有分析指出,东南亚市场碎片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使用的语言多种多样,这导致东南亚各国在药品注册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市场准入门槛、监管规则、市场支付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郭新峰表示,“应当是在适当的东盟国家,例如老挝,柬埔寨等对仿制药物需求量较大的东盟国家实行‘备案制’,因为这些集采药物全部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其质量值得信赖,而相对低的价格则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期盼的。但相关准入的配套政策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
近年来,中国药企在东南亚的布局全面展开,但多以“创新药”进行出击,主要模式对外授权、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产品、组建合资公司、投资本地公司、当地建立生产能力等。例如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药明生物(02269.HK)和康哲药业(00867.HK)相继在新加坡进行投资,君实生物-U(688180.SH)与康联达则通过合资公司Excellmab在东南亚9国对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进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此外,康方生物(09926.HK)和复宏汉霖(02696.HK)也将自己的PD-1产品推向东南亚市场。
而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则是以“国产仿制药和器械”为主角搭建的平台与渠道。东南亚医药市场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有数据显示,2023-2027年间,东南亚国家的新兴医药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5%-8%,显著高于发达市场的2.5%-5.5%。
但东盟国家多数本土制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对进口药品依赖性大,目前跨国药企在东南亚医药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例如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的医药市场,而印度尼西亚97%的药品来自进口。
“我们期待第一笔订单的产生,这将为我国仿制药出海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郭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