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2024年开始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应用,AI教育也在政策和头部企业的双核驱动下,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回顾AI教育赛道在2024年的发展,以新锐AI教育企业豆神教育为代表,“软硬兼施”堪称是一大特点。
财联社11月1日讯(记者 武超)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港交所创新药明星股信达生物(01801.HK)终于迎来止跌反弹。而本周前四个交易日,这家有“创新药二哥”之称的公司,市值蒸发超170亿港元(约合155.7亿元人民币),即使期间发布了表现不俗的财报,也未能立即挽回市场的颓势。
造成这一剧烈波动的原因,与公司董事长以有争议的“低价”购买子公司股权有关。这笔交易引发了市场对信达生物价值管理的质疑,还加剧了对公司治理及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担忧。
“低价”关联交易,引发市场震动
让信达生物陷入漩涡的争议事件,源于在上周末公告的一项收购交易。
10月25日,信达生物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Fortvita与公司董事长兼CEO俞德超旗下Lostrancos签订股权认购协议。交易完成后,Lostrancos将以20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的代价直接持有Fortvita 20.39%的股份,而信达生物作为母公司,持股比例将被摊薄至79.61%。
据了解,俞德超不仅是信达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还是Lostrancos的唯一董事,直接持有该公司82.93%的股权,其余17.07%的股权由信达生物执行董事、前首席财务官奚浩和另一名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共同持有。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Fortvita作为信达生物推动国际业务的平台,承载着市场对公司业务出海的预期。然而,该交易的估值却仅采用了净资产价格,这引发了市场关于“贱卖资产”的担忧。
据公告显示,Fortvita的估值采用资产基础法,截至基准日期,其已估值总资产约为2.34亿美元,已估值总负债约为1.54亿美元,因此整体估值约为8002.6万美元。信达生物在公告中解释称,由于Fortvita的管线主要集中于早期发现及临床前阶段,且海外临床试验并无重大里程碑,因此采用资产基础法是最适合的估值方法。
然而,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Fortvita本次的估值,基本上就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换言之,没有基于未来发展预期产生的溢价。
关键的是,信达生物几款被视为有较大潜力的研发产品如IBI363、IBI343等产品的海外权益,均已归属Fortvita。其中,9月4日,IBI363刚刚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公司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同时开展临床研究。考虑到出海业务已成为国内创新药企创收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投资者认为管理层此时收购相当于“乘机摘桃”。
另外,从业绩层面来看,2022及2023财年Fortvita分别亏损3.31亿元及2.71亿元,确实对上市公司业绩形成拖累。但信达生物此前已为Fortvita持续输血两年多,承担的亏损换算后达到8400万美元,甚至超过此次估值。
还需指出的是,本次交易过后,信达生物仍然持有Fortvita79.61%权益。按照会计规则仍能并表记录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之中。也就是说,收购本身并无法为分担上市公司业绩压力起到明显作用。
管理层紧急回应,投资者信心难恢复
财联社记者观察,信达生物在10月25日前数个交易日,股价表现相对平稳。或受此消息影响,自10月28日起,公司股价应声而倒,连续4个交易日走低。尽管公司于30日发布财报称,今年Q3共取得总产品收入超过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逾40%,也未能立即挽回市场的颓势。
截至10月31日收盘,公司市值从上周五收盘的723.77亿港元降至552.84亿港元,蒸发超170亿港元。11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本周内首次实现上涨,市值略微回升至573.29亿港元。
在此期间,为了平息市场的质疑,信达生物于10月29日举行线上业务更新说明会进行回应。
俞德超在会上表示,对没有及早就该关联交易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感到抱歉。他强调称,Fortvita现有的管线资产还处于早期阶段,未来是否能够研发成功还是未知数,并且重申了管理层对信达生物“出海”以及将Fortvita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国际化载体的决心不会改变。
对于此次由管理层而非上市公司出面增持Fortvita,俞德超给出的理由是,用管理层的自有资金投资,表示信达生物国际化的决心,同时考虑出海风险较大,不希望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持续摊薄上市公司股份。
而信达生物首席财务官由飞解释,Fortvita目前的估值,源于第三方的独立的一个评估报告,生物制药行业中,因为资产在不同的阶段确实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和不同的估值,目前这个阶段的估值对应着Fortvita现在的产品状态,是目前实际状态的估值反映。
对于投资者所关心的Fortvita管线构成,信达生物方面则表示,由于保密的原因,没有办法披露平台上具体资产的名称。但可以透露的是,这个平台上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临床前的分子,包含个别临床早期的分子。Fortvita只拥有海外权益,所有分子中国权益都在信达主体里。
此外,较为微妙的是,据港交所10月4日公布的数据,俞德超在9月30日和10月2日合计减持325万股,总金额约1.52亿港元。前脚刚刚减持,后脚就花费1.46亿元人民币接手公司国际业务,被投资者质疑是一出“空手套白狼”好戏。不过说明会上并未涉及此话题。
“出海”前景诱人,路途依然坎坷
与国内市场相比,发达国家的药品支付能力更强且支付体系多元化,这使得海外市场日渐成为医药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发达市场的药品支出规模约为1.3万亿美元,占全球药品支出比重的80%左右。品牌药在发达市场中占比约为75.8%,预计到2028年仍将保持6-9%的年均增长率。
面对这样的庞大市场容量,信达生物面临着加速“出海”的强烈动力。尽管信达生物的现金储备相对充足,截至6月末有约101亿人民币。但是,借鉴百济神州、传奇生物等公司在国际化上高额投入力度的经验,信达生物现有储备能否支撑国内外市场的并行拓展仍存疑问。
而且,信达生物过去几年的出海之路,也不尽如人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2022年初,信达生物的PD-1信迪力单抗在美国FDA申报上市,遭到投票反对。首战折戟至今,信达生物也并未就信迪利单抗对FDA发起二度“闯关挑战”。
说明会上,俞德超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在海外仍然没有一个资产拿到了FDA认可的POC(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公司有2次和礼来关于PD1的合作,最早授权给礼来中国,后来重新授权给信达;海外方面以中国方面数据报FDA以失败告终。”
此外,信达生物还有一些曾寄予厚望的产品,“比如CD47、TIGIT等产品,我们也及时止损,把这些项目从我们的管线中移除了。”俞德超介绍。
由飞则提出:“Fortvita持有的IBI363或者IBI343,都还相对比较早期。由于都是早期资产,失败概率远高于成功概率。”
通过Fortvita实现外部融资,不消耗国内业务资源,转移出海风险,这无疑是信达生物海外拓展的良好设想。但是,在关联交易“争议”和出海挑战“坎坷”的双重压力下,信达生物能否成功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出海路径,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