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5月份IPO恢复常态化审核后,业绩问题成为上会企业重点关注情形之一,近9成上会企业被问及相关问题; 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过会后终止审核的IPO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 陈俊兰)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市场受理情况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监管政策的收紧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随着三家交易所IPO审核动态有回暖迹象,10月再融资项目也迎来了新变化,再融资审核有所提速。
从受理情况来看,截至10月29日,再融资新增受理16家,其中,沪市板块新增主板受理7家,科创板3家,深市板块新增主板受理4家,创业板2家。
以月度受理变化来看,2024年各月的受理数量均未超过20家。具体来看,1月18家、2月2家、3月2家、4月14家、5月5家、6月6家、7月6家、8月10家、9月6家。这一趋势表明,自2023年8月证监会表态再融资节奏收紧后,再融资市场一直处于较为冷淡的状态,但从10月受理16家情况来看,与过往相比已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年内受理新增受理再融资85家
根据三大交易所数据,2024年再融资共计新增受理85家,其中上证主板29家,科创板14家,深证主板25家,创业板15家,北交所2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受理的再融资企业已有9家企业终止再融资项目,46家还处于已问询状态。
从政策面来看,在“科创板八条”发布四个月后,10月11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6号——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试行)》对科创板公司“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认定标准已经明确,旨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畅通融资渠道。
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认为,在政策支持下,预计科创板公司再融资步伐有望加快,尤其是满足“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其再融资用于补流或还债的比例也将提升。
年内完成再融资项目168单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完成再融资项目168单(按发行日统计),与去年同期480家相比,不足上年同期的四成。再融资项目规模合计为1484.65亿元,同比减少70.92%。
其中,再融项目资规模包括849.41亿元的增发资金及617.34亿元的可转债和可交换债资金,仅1家企业完成17.9亿元的优先股发行,无配股项目发生,各项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参与再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为年内完成的项目家数最多的券商,共计29家;除中信证券外,排名前五的券商还包括中金公司(17家)、中信建投证券(14家)、国泰君安证券(12家)、国金证券(11家)华泰联合证券(9家)。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及中泰证券完成的再融资项目均为5家。完成4家的则是海通证券、民生证券、东方投行、国信证券及甬兴证券。3家的为财通证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以及兴业证券。此外,完成2单再融资项目的有7家券商各,完成1单再融资项目的有18家券商。
从再融资承销规模来看,中信证券以募资总金额280.06亿元排名第一。募资总规模合计超过百亿的券商还有中金公司(278.97亿元)、华泰联合证券(147.50亿元)、国泰君安证券(109亿元)。募资总额排名四到十的券商分别为,国金证券(97.21亿元)、中信建投证券(95.04亿元)、广发证券(94.65亿元)、招商证券(46.99亿元)、首创证券(46亿元)、海通证券(40.52亿元)。
以再融资保荐承销收入来看,42家券商实现承销保荐收入共计7.94亿元,与去年同期28.86亿元相比,下降72.48%。收入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2.35亿元)、国金证券(0.81亿元)、华泰联合证券(0.97亿元)、中信建投证券(0.65亿元)、中金公司(0.43亿元)。
37券商存在再融资项目撤否情况
撤否率已成为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扣分项。根据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撤否率与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直接挂钩,对撤否情况的扣分力度明显较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再融资项目终止审查企业已达649家,年内参与再融资保荐项目的券商,其中37家券商存在再融资撤否情况。从撤否项目的分布来看,沪主板、深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均有涉及,其中深主板最多为267家。从项目的撤回情况来看,主动撤回家次居多。
由于承销基数较小,有12家券商再融资项目的撤回率高达100%。其中包括德邦证券、世纪证券、五矿证券、东吴证券、中天国富证券、恒泰长财证券、华金证券、第一创业承销保荐、万联证券、方正证券承销保荐、西南证券、中山证券。
以再融保荐数量超过10家的券商来看,撤否率均在30%左右。其中,中信证券(21.74%)、中信建投证券(34.21%)、国泰君安证券(31.82%)、中金公司(31.25%)、华泰联合证券(25%)、海通证券(23.08%)、国金证券(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