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海目星和利元亨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提到,近期有固态电池方面新进展。多家科创板公司均有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但都尚处于研发阶段; ②业内人士提到,固态电池量产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技术层面、工程化量产的层面,还要经过不断的试应用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需要的时间很长。
《科创板日报》9月4日讯(记者 郭辉)今日(9月4日)晚间,芯联集成发布公告,其收购控股子公司芯联越州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下称“芯联越州”)剩余72.33%股权的重组草案通过董事会决议。
此次发布的重组草案,与今年6月发布的预案相比,更新了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补充披露了交易标的资产评估作价情况,以及标的公司历史沿革、近三年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债权债务转移等内容。
公告显示,芯联越州72.33%的股份对应资产交易价格为58.97亿元。
收购的具体交易方案为,芯联集成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53.07亿元,占交易总对价90%,其余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支付对价5.90亿元,占交易总对价的10%。
发行计划显示,芯联集成拟发行数量约为13.14亿股,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70%,发行价为4.04元/股,该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本次交易发行股份的交易对方为滨海芯兴、远致一号、辰途华辉、尚融创新、张家港毅博、强科二号、华民科文、井冈山复朴、芯朋微、导远科技、锐石创芯等15名交易对方,身份涵盖绍兴、南昌、宁波等多地国资,以及私募机构、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初创公司等。
交易完成后,芯联集成两大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其股份将从交易前的16.33%、14.09%,稀释至13.77%、11.87%,同时上述多名交易对手方将进入芯联集成前十大股东名单,锁定期12个月。
由于芯联集成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重组草案显示,经资产基础法评估,芯联越州截至评估基准日(今年4月30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 35.02亿元,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81.52亿元,增值率为132.77%。
芯联越州总资产账面价值为105.41亿元,评估价值129.68亿元,增值额24.27亿元,增值率23.02%;总负债账面价值 70.39亿元,评估价值69.51亿元,减值额8765.74万元,减值率1.25%;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账面价值35.02亿元,评估价值60.16亿元,增值额25.14亿元,增值率71.79%。
据收购草案公布的芯联越州今年1-4月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6.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亿元。而今年1-4月,芯联集成归母净利润为-4.93亿元。意味着收购完成并表后,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将受到一定影响。
芯联集成方面表示,虽然芯联越州目前仍处于高折旧、高研发投入导致的亏损状态,但随着芯联越州业务量的增加、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机器设备折旧期逐步结束,预计将实现盈利能力改善,并成为上市公司未来重要的盈利来源之一,长期来看,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优化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据芯联集成方面称,此次收购有助于芯联集成集中优势资源助推碳化硅和模拟IC这两大产品线的高速发展。收购完成后,其将实现8英寸硅基产能的统一管理,这将促进内部管理、工艺平台、定制设计、供应链等方面的深度整合,简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芯联越州现拥有约7万片/月的硅基产能和0.5万片/月的6英寸SiC MOSFET产能,也在VCSEL(GaAs)和功率驱动(高压模拟IC)等高技术平台上进行了战略性布局。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芯联越州应用于车载主驱的6英寸SiC MOSFET出货量均为国内第一。2024年4月,芯联越州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顺利下线,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规模量产8英寸SiC MOSFET的企业。
在模拟IC领域,目前国内产业主要集中在面向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的低压BCD工艺技术,中高压领域较少实现突破,而芯联越州具备目前国产化率较低的高压模拟IC生产能力,可为新能源汽车、高端工控等应用提供完整的高压、大电流与高密度技术的模拟和电源方案。
不过,芯联越州于2022年四季度才初步形成量产能力,2023年开始规模量产,2023年、2024年1-4月硅基产线产能利用率尚处于较低水平。芯联集成在收购草案中作出风险提示,在未来产能爬坡过程中,若市场增长情况不及预期,或行业整体产能扩张规模过大导致竞争加剧,标的公司存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
此次交易未设置业绩承诺。芯联集成表示,本次交易系上市公司收购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标的公司在本次交易前已经由上市公司控制,而且标的资产的评估方法未采用收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