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广汽、长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央地国企”首次牵手背后凸显行业变革加剧
①6月6日,广汽集团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②业内人士认为,若广汽与长安合作能让双方在股价、营收上都有很大提升,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国资汽车品牌之间合作或许也会越来越常见。

财联社6月7日讯(记者 刘阳)“抱团突围”,长安广汽联袂担纲重头戏。6月6日,广汽集团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共性平台与技术、产业链生态、国际业务和产业基金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应对产业竞争,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上述战略合作内容仅是一个意向性的框架协议,只表达双方这种战略合作的意向,但是并没有具体项目落地,接下来会秉承市场化的机制去推动,届时有具体项目时可能会另外再签订合同。”6月7日,长安、广汽方面回应记者称。

至6月7日收盘,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A股股价均仅微涨0.46%、0.91%,并未受上述消息影响产生明显波动。

“长安和广汽不仅体量大,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车企中表现得比较开放和有活力的,他们的合作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新典范。”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战略合作还只是框架协议,并没有实际落地的项目,“两家企业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理念——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业,一旦‘中台’形成战略合作,1+1大于2的效果会很明显。”

尽管只是达成合作框架,但在广汽和长安高层看来,此次合作依然意义重大。“未来,广汽与长安将努力为汽车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此次合作既是提升两个汽车集团综合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畅通央企和地方国企强强联合、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认为,本次战略合作,真正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战略协同,携手应对激烈的产业竞争,打造新质生产力,共同解决行业痛点问题,为用户提供更为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近几年“国家队”间抱团取暖屡见不鲜。在此次牵手长安汽车之前,广汽集团在2019年亦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彼时,广汽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其合作是发生在汽车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呈现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国际化、共享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等方面都面临深刻变革。2017年,一汽与东风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内容主要围绕智能网联、燃料电池、轻量化等等,借此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前瞻性技术研究水平;同年12月,一汽、东风和长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大汽车央企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国家队”开始全面合作。此后,2018年三方再次宣布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

“实际上,中国品牌想要进入到国际竞争的主流市场,要进一步深入品牌发展,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重构,但在这两个关键领域,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与财力资源。广汽与长安的联盟,既有着眼于时下车市竞争的市场层面“合纵”,也有着技术与资本层面的前瞻性“连横”。 “若合作能让双方在股价、营收上都有很大提升,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国资汽车品牌之间合作或许也会越来越常见。”

汽车大新闻 港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