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精进电动:800V SiC商用车控制器拟Q3量产 船机市场处于开发阶段|直击业绩会
①精进电动正开拓电动摩托车和船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等非汽车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市场;
                ②“SiC业务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采购的模块成本问题,未来SiC的成本将在更多的产能向市场投放后有所下降。”余平认为。

《科创板日报》6月6日讯(记者 李煜 实习记者 任思莹)“2023年年末,公司投产了奇瑞和上汽的乘用车项目,配套奇瑞和上汽的混动车型,电机全部使用扁线技术,标志着公司的产品全面向扁线技术进行升级和换代。”在6月5日举行的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精进电动董事长、总经理余平表示。

精进电动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事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精进电动实现营收8.66亿元,同比减少15.1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亿元,同比减少48.56%。2024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54.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亿元,亏损较上年有所扩大。

其中,该公司乘用车板块2023年实现营收4.00亿元,同比减少7.13%,主要由于其国内老项目终止和新项目投产的过程衔接不紧密。

此次业绩会上,精进电动董事长、总经理余平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由于该公司多个乘用车项目进入放量阶段,2024年一季度营收增量主要源于乘用车项目。

整体来看,截至目前,精进电动乘用车及商用车多个项目已经或正在全球市场走向量产。“公司仍有多个项目已完成开发或开模设计,未来会进入量产阶段,公司商业化进展迅速。”余平表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精进电动正开拓电动摩托车和船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等非汽车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市场。

对于上述业务进展,余平坦言:“尚在发展初步阶段。公司此前所获欧洲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量产定点,已于今年二季度投产,而船机市场仍处于开发阶段。

余平补充道:“近期公司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目前已投产和近期投产的乘用车项目。乘用车产品的市场规模还是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截至目前,精进电动客户包括Stellantis集团、中国一汽、北汽、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集团、吉利集团、小鹏汽车、比亚迪、中通客车、金龙客车和东风集团等。

其中,由于比亚迪商用车产品所需驱动系统存在较大第三方供应商采购量,精进电动与比亚迪的合作范围亦主要集中于商用车领域,且以客车产品为主。

研发方面,余平表示,高度集成化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扁线技术、桥驱系统、第三代半导体控制器将是该公司未来研发投入重点。

其中,碳化硅器件主要应用于功率交换器、电池充电器、电机驱动器以及制造电动汽车的电池等部件。

据InSemi Research《2023年中国碳化硅应用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碳化硅车型渗透率达15.2%(含特斯拉),2024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2024年推出的新版唐EV、汉EV、仰望U9等皆为新碳化硅主驱车型,吉利银河E8等车型也将持续发力。SiC与新能源汽车加速深度融合。

余平表示,该公司在碳化硅控制器研发投入较早,其所研发的800V SiC商用车控制器将于今年三季度量产,并直接向欧洲出口,配套给大众商用车集团的纯电动重卡。未来将在国内拓展相关业务。乘用车领域,该公司SiC三合一产品已在今年量产,配套北汽的增程式越野车。

“SiC业务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采购的模块成本问题,未来SiC的成本将在更多的产能向市场投放后有所下降。”余平分析认为。

海外市场布局方面,《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精进电动对欧洲和北美市场布局较为均衡。该公司北美三合一项目于2023年投产;其欧洲乘用车项目处于研发阶段,计划2027年投产。余平坦言:“参与欧洲市场亦是降低集中北美单一市场风险的方式。”

对于投资者较为关注的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余平表示,该公司对美产品主要由其北美工厂生产供应,“目前关税政策的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小”。

新能源汽车 记者直击业绩会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