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个人按揭“气球贷”重出江湖?各地接踵松绑楼市之际,这家股份行高调宣传多种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5月28日广深两地宣布楼市新政的同一天,平安银行在官微公开宣传自家按揭贷款产品,且重点宣传其“特色还款方式”——包括“二阶段还款”、“双周供”、“轻松还”和“气球贷”等四大类。②受访业内及监管人士表示,个人按揭贷款公开宣传此类还款方式存有擦边球嫌疑,并尤其对“气球贷”感到诧异。

财联社5月30日讯(记者 郭子硕)多个一二线城市接踵松绑楼市之际,有商业银行开始发力推介房贷业务,且重点落在了行业一直存有争议的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之上。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就在5月28日广深两地宣布楼市新政的同一天,平安银行在官微公开宣传自家按揭贷款产品,且重点宣传其“特色还款方式”——包括“二阶段还款”、“双周供”、“轻松还”和“气球贷”等四大类。

公开信息显示,这是“5·17”新政后,首家官方宣传按揭贷款支持“气球贷”等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的商业银行。

其中“二阶段还款”明确表述,可以“前三年内按月付息、无需偿还本金、在剩余贷款期限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气球贷”则可“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

多位受访业内及监管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个人按揭贷款公开宣传此类还款方式存有擦边球嫌疑,并尤其对“气球贷”感到诧异。多位人士明确指出,早在2011年前后个人按揭贷款的“气球贷”模式就因其计息方式、契合炒房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喊停,迄今为止并未重新放开。

宣传“气球贷”等多种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

根据平安银行官微,所谓“气球贷”是一种特色还款方式:借款人按约定的总期数(固定20年)计算每期月供,在贷款期限内分期归还贷款本息,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

除“气球贷”外,平安银行特色还款方式还有“轻松还”和“二阶段还款”,两者均是类“气球贷”先小额还款后一次性还款的信贷产品。

其中,“轻松还”是指,借款人按月支付利息,每6期按贷款发放金额的1%偿还本金,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二阶段还款”是指,前三年内按月付息、无需偿还本金在剩余贷款期限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期限长。贷款期限不少于十年、不超过三十年。

宣发资料显示,平安银行系统内支持二阶段还款方式的城市包括上海,福州、成都、广州、合肥、宁波、佛山、银川、石家庄、济南、大连、厦门、惠州、长春、泉州、杭州、重庆。

关于什么是“气球贷”,有平安银行信贷经理向财联社记者解释,举个例子,如果普通的贷款期限是十年,在“气球贷”还款方式下,同一笔贷款可分至20年还款,且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都比较少,最后一期一次性偿还“大头”(剩余的本金)。如果采用这类还款方式,贷款金额最高可以达抵押房产价值的七成到八成。

客服称“气球贷”不能流向房地产,但宣发材料未明确

但是,平安银行华南某个贷中心客服人员明确对记者表示,“气球贷”还款模式下贷款用途不能流向房地产。

该人员对记者强调,“气球贷”只是还款方式,抵押贷款用途为经营和消费时,用户可采用气球贷这种还款模式。其还进一步提示风险:“如果投向房地产,监管会监测到的,会让你一次性结清贷款。到时候如果你没有钱,结清压力会很大。”以此来看,该行的一线客服明确知晓,用于购房的按揭贷款并不支持用“气球贷”等先息后本类还款方式。

然而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官微的宣传资料显然并未明确指出“气球贷”不能用于个人按揭。其按揭贷款产品的小程序申请链接入口之下,就是醒目的四大类特色还款方式说明。

整份宣发材料,也仅在最下方给出小字提示——“贷款额度、抵押成数......还款方式等需按当地监管要求执行及以最终审批结果为准”,且“贷款不能用于国家禁止按揭资金进入的领域”。

点击进入按揭贷款产品小程序后,则可见醒目位置明确注明这一入口为“购房贷申请”,下方的宣传主图也显示“平安银行个人住房按揭,一站式满足购房置业的融资需求”。

那么,平安银行此次公开宣传的“气球贷”还款方式究竟是指什么?其是否能用于个人按揭贷款之中?有接近平安银行的人士表示,“气球贷”还款方式不可用于按揭贷款。此后财联社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平安银行咨询,但截至发稿未获官方回应。

打响房贷争夺战第一枪?

对于平安银行宣传的“特色还款方式”,受访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打响了银行房贷争夺战的第一枪”。

李宇嘉认为,当下居民按揭贷款申请意愿不强,银行也面临资产荒。贷款利率从2021年最高点已下降约200个基点,受到存贷息差小,资金成本难以下行的影响,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不仅如此,“卷”价格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通过贷款产品设计、创新实现拓客,也是银行竞争的方式之一。

“不管是二阶段还款方式,还是气球贷等特色还款方式,都是为了减少前期贷款的还款压力,降低贷款准入门槛。目前,不少年轻人、新市民是买房的主体,但由于对工作前景、收入和就业等预期不稳,导致贷款积极性不高。这类贷款产品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压力和顾虑。”李宇嘉表示。

但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类似的还款模式创新却是在打合规性的擦边球。

“(房贷先息后本)至少我们银行不行。”一名城商行人士明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另有股份行总行业务部门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以前业内也有这种还款法,三年先息后本,后来很早就关了。目前监管并没有明确鼓励此类做法。其判断,应该是各家银行业绩压力不一样,所以策略也不同。

“这种方式就是听起来还款压力小,但其总成本并不低。前三年还利息不还本金,但期间一直是全本金计息的,仔细算账并不划算。如此宣传可能是为了促动业务,将贷款放出去。”前述股份行人士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今年一季报显示,该行在个人贷款领域有明显的结构调整与压降动作。3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8,781.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0%。其中,除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盘子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包括经营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等在内的三类传统高收益资产均有5%以上的压降幅度。

银行业动态 楼市政策调整进行时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