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银行业动态
关注
3.2W 人关注
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
+0.19%
龙头股
江阴银行
+2.43%
青岛银行
+1.77%
主题基金
银行
+4.06%
  • 2小时前 来自 金融时报
    财联社10月2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全面提升法治能力、强化法治思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阅读 52.4w+
    24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降字当先!又一波通知存款调整潮,多家中小银行取消自动转存,能否助推“存款搬家”?
    阅读 17.6w+
    3
    152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1日电,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10月21日在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致辞表示,近年来,众多投资人对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王滢表示,股票配置方面,对于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的市场波动。对于美股市场,摩根士丹利偏好于优质股票、周期性股票和高运营效率的股票,但也要防止市场波动。在欧洲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增持国防、银行、软件、电信以及多元化金融等板块。
    阅读 96.1w+
    18
    732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1日电,午后银行板块震荡走强,农业银行日内一度涨近2%,日线录得13连阳,续创历史新高,A股总市值突破2.5万亿,江阴银行、青岛银行涨超2%,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涨幅靠前。
    交通银行
    +0.86%
    青岛银行
    +1.77%
    阅读 129.2w+
    15
    132
  • 7小时前 来自 中证金牛座
    财联社10月21日电,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存款降息步伐。10月以来,已有平阳浦发村镇银行、福建华通银行、辉县珠江村镇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其中,部分产品下调幅度高达8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期限存款利率的差异化下调,大中小各类银行均存在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存三年不如存一年”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倒挂”现象,与利率下行预期、银行调整负债结构等因素有关。
    阅读 166.5w+
    13
    1058
  • 16小时前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0月21日电,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月20日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0月20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LPR较前值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事实上,10月份以来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10月份LPR会保持不动。今年以来,LPR仅在5月份调整过一次。当月,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下调至1.4%,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LPR已经连续5个月“原地踏步”。展望后期,业界认为年内仍存在降息可能,这也将带动LPR下调。
    阅读 227.5w+
    1
    120
  • 昨天 20:1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邹俊涛
    四季度银行网点加速“瘦身”,全行业今年超8000家获准退出,撤并与调整同步已成常态
    阅读 88.3w+
    59
  • 昨天 12:4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光大银行今起调整代理上金所个人贵金属业务,无持仓将逐步解约,多家银行同日提示风险
    阅读 61.7w+
    4
    46
  • 昨天 12: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0日电,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将美国运通公司目标价从380美元上调至390美元。
    阅读 288.9w+
    3
    26
  • 昨天 09: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0日电,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013亿元,同比少增302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6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5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7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0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7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67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84亿元,同比少增280亿元。
    阅读 260w+
    32
  • 昨天 08: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0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金融时报》对央行金融稳定局负责人专访显示,下阶段宏观审慎管理扩围与稳金融工具扩容下,银行化险或将步入新阶段,有望助力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夯实与净资产重估预期的利好加速兑现。中信证券预计,银行三季报延续企稳格局,息差走势积极,不良生成稳定,投资收益环比或有回落,但业绩同比增速保持稳定。上周,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银行股兼具相对和绝对收益;预计四季度开始绝对收益资金布局明年,银行板块性价比显著提升。
    阅读 280.6w+
    1
    64
  • 昨天 07:30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0月20日电,去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创设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额度合计8000亿元。政策“活水”,贵在长流。一年来,两项货币工具通过逆周期调节,为市场注入数千亿元资金,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降低A股波动率,增强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其中,互换便利开展两次操作,累计金额1050亿元,参与机构从20家扩容至40家。同时,近7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披露使用回购增持贷款,贷款上限合计超3300亿元。在政策持续优化与资金落地的双重推动下,A股市场企稳回升态势逐步巩固,为“长钱”入市进一步打开了空间。
    阅读 287.9w+
    1
    56
  • 10-19 15:04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10月19日电,近期白银价格屡创新高,韩国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17日白银价格为每克2467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70%,高于同期的黄金涨幅。韩国投资者对白银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今年以来,韩国主要商业银行银条累计销售额为10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08万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3倍。由于市面上银条供不应求,韩国商业银行和大型贵金属销售平台宣布将从本月20日起暂停银条销售。
    阅读 298.1w+
    150
  • 10-19 14:33 来自 大湾区之声
    财联社10月19日电,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9日)发表网志表示,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银行集团年会的行程。在多场与商界交流的会议上,陈茂波向与会者介绍了香港最新的经济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不少当地的商界人士向陈茂波表示,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在创科的不同领域展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让他们重新评估中国的创科实力。他们希望通过香港这个熟悉的制度框架和市场环境,作为切入点和跳板,开拓内地和亚洲市场,寻找更多新的合作机遇。陈茂波指出,在国家与世界联通的大道上,面对当前国际形势,香港更要顺势而上、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开拓新网络,建立新联系,为加强合作发挥新的功能,为亚洲区内以至全球的互联与繁荣贡献更大的香港力量。
    阅读 288.8w+
    63
  • 10-19 13:38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0月19日电,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近日,中小银行又进入了新一轮降息潮。据统计,10月份以来,一批中小银行密集下调或正在准备下调存款利率。10月13日,上海华瑞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将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从2.3%调降至2.15%。今年以来,华瑞银行前后合计8次降息。与华瑞银行同样在9月底降息的中小银行还有天津金城银行、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展望后市,业内倾向于认为年内还将再度开启降准降息“窗口”。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LPR报价跟进下调。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四季度可能有一次10个基点的降息落地。
    阅读 282.7w+
    38
    1915
  • 10-19 11: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课题成果。她提出,在全球金融中心里,上海金融中心的市场业态是最丰富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交所上市公司达2278家,持牌机构1782家,股票成交额108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五,债券托管余额177万亿元,为全球第二。同时,上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构生态体系,持牌金融机构达1782家,外资机构555家,占比超30%。

    但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短板不足,包括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有待加强、金融市场结构发展不平衡、金融中心所需高品质配套服务不强、金融科技的引领有待提升。

    胡晓炼提出,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当前全球多边贸易规则遭受严重挑战,区域合作、贸易多元化加速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资企业加快海外布局;未来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成为未来发展制高点,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着力点。

    她强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中长期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建成以人民币为主导,肩比纽约和伦敦的顶级金融中心,成为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财联社记者曹韵仪)
    阅读 286.3w+
    116
  • 10-18 16: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在今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五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呈现“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期限融资”、“融资成本较低”三个特点。目前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377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覆盖北京、上海、广东等26个省市区,涉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高质量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企业。近一半的科技型企业发债期限达到三年及以上,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发债期限达到5.8年,通过风险分担工具支持和运用“5+5”等多样化的期限设置,部分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成功发行十年期债券。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平均票面利率大约为2%。(财联社李翀)
    阅读 310.4w+
    1
    53
  • 10-18 14:10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表示,生成式AI在重新定义工作方式、工厂运营模式以及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随着生成式AI渗透率不断提高,它的深远影响将会逐步显现甚至可能超过很多人最大胆的预期。研究显示,AI应用程度较高的国家,AI每年可带动劳动生产率增长0.4-1.3个百分点。“如果我们进入一个依赖于AI和机器人的世界,机器人既是资本又是劳动力,以前所说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分类已不再适用了,机器人可以24小时全年无休工作。”金立群说,“这对发展中国家过去三四十年依赖劳动力发展的模式会有很大影响,人口红利会消失,很多制造会流转到发达国家。”
    阅读 358.5w+
    47
  • 10-18 09: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透露,今年前9个月,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296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股票总市值、银行间债市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展望未来,吴伟表示,上海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吸引一批优质金融资源,稳步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阅读 305.7w+
    1
    67
  • 10-18 09: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发展和安全一体两翼,相辅相成,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力度,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必须正确把握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一是从宏观视角看待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经济是金融的根基,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通过金融的端口显现并向外溢出。实践中,既要关注微观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更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间的动态平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稳妥化解风险。必须强化市场纪律,尊重市场规律,不断健全权责统一、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督促各方切实履行职责义务,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严格防范风险外溢和道德风险。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基金防范挤兑、差别费率、早期纠正、风险处置等核心功能。

    三是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丰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箱。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配合。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完善系统性风险评估和认定机制,不断健全、巩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阅读 325.6w+
    2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