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海外避险情绪可能对港股带来压力 政策预期有托底作用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中泰国际、财联社联合出品

港股大盘上周先上升后回跌,国内3月通胀及出口数据逊预期,美国通胀韧性刺激美元指数走强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危运行,叠加中东地缘紧张局势升温,是导致港股全周表现原地踏步的主因。

我们留意到上周五海外市场的避险情绪有所上升,体现在美元指数、日元、瑞士法朗、石油、黄金价格同步上升,美国债券收益率及股市下跌,海外避险情绪的外溢可能对港股带来压力。

恒生指数上周收报16,721点,全周没有升跌;恒生科指全周上升0.7%,收报3,474点。大市日均成交金额有990.2亿港元,而港股通全周再流入231亿港元。

恒生综合行业分类指数中,原材料、公用事业、能源分别升6.5%、3.5%及1.8%,国际金价及铜价持续上升推动黄金及铜矿有色等股份走强。综合企业、地产、必选消费及金融行业指数全周分别下跌3.0%、2.2%、1.8%及1.1%。

房地产销售疲弱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复苏仍具波折,上周公布的中国通胀及外贸数据均不如预期。整体来看,3月中国CPI显示下游内需回升力度仍然偏弱,PPI显示上游厂家降价压力边际舒缓但提价能力仍不足。

结合3月PMI重回扩张区间但PPI续跌,企业利润将持续承压,进而压制就业供给和居民收入端,预计CPI仍然维持在相对低行运行一段时间。

尽管3月新增社融及信贷双双优于预期,但结构不佳,居民及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配合克而瑞数据显示,3月百强地产商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5.8%,说明居民部门缺乏买房意愿。

企业部门则由于利润受压,欠缺扩产意愿及信贷需求。在地产下行压力拖累下,企业活力仍然偏弱。3月M1同比+1.1%,增速创有纪录以来最低的3月数值;3月M2同比+8.3%,增速为2021年9月以来最低。M1-M2负剪刀差轻微收窄,但仍在历史较低水平,显示资金传导不顺畅,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

然而,越疲弱的数据也越能增加4月底政治局会议更多财政刺激预期,二季度特别国债开启发行也有望打开央行对冲性降准的空间,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后续包括PSL、专项债等会提上议程。

此外,工信部及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预期提升对港股也会带来一定的托底作用。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政府财政发力>企业获利成长+股市上升>就业市场强劲>居民收入预期稳定>居民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未有打破,虽然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收敛,但高无风险收益率增加美国资产的吸引力,对非美市场不太友好。

美国3月CPI超预期,印证降通胀之路不平坦,市场降息预期大幅降温,美国经济迎来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及较高的通胀率,较高的名义GDP增长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对港股资金流的虹吸效应预计会更持久和明显。

考虑到大选年带来的政治压力,我们仍预计今年会降息,但美联储抗通胀曲折意味着更少的降息幅度,高无风险利率维持更长时间,将持续抑制港股的估值修复空间。另外,虽然欧元区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在逐渐回升,但回升力度较差,欧元区经济相对美国偏弱,如果欧洲央行6月率先降息,将会提振美元指数,对港股的资金流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总体上,我们认为4月恒生指数的主要交易区间维持在16,000至17,500点,港股升势更多必然是要依靠内生及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回升所带动,而非来自美联储的降息政策。

策略上我们建议关注:

(1)业绩增长稳健、股东回报提升的电讯板块;

(2)可关注部分科网股在疫后复苏顺利业绩承诺达标以及承诺大规模回购;

(3)全球制造业景气回暖带动铜矿原材料、家居家电相关出海企业;收益设备更新政策的工程机械;

(4)服务消费持续领先修复,五一小长假/踏春旅游热度上升,关注部分业绩稳健、指引积极的旅游平台、博彩股等;

(5)仍看好盈利预测继续上修的高分红能源股(煤炭及石油)。

港股机构观点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