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永赢基金高楠:做投资实用主义者,打造持续赚钱的投资体系最重要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作为一个基金经理,高楠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寻找到一种有效且可不断复制的投资体系;
                ②高楠觉得A股投资不需要刻意均衡,更多的是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并集中上去。

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 封其娟)这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基金经理。专业剖析外,有深度总结,也有前瞻布局;言谈之间,直击痛点,犀利直爽。

高楠拥有着资管行业标配的名校出身,是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双硕士,至今已有12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4.8年基金管理经验。曾任平安资管股票研究员,国泰基金基金经理以及恒越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监。现任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加入永赢基金后发行的首只产品永赢睿信于12月20日完成结束募集,认购总规模超14.5亿元,其中主代销渠道中信银行认购规模超13亿元。此次新发,高楠认购600万元。他表示,希望用实际行动与投资者逆市携手,一同在市场低位前瞻布局。对于新基金的管理,高楠也表示,会以绝对收益思路为长期导向,不定期地把超额收益“存”在相对性价比更高的地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楠较少对外沟通,因为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做好事情就行,但经过这几年,高楠逐渐发现让公众了解自己的投资体系也是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他直言,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投资体系能够自洽,产出的策略有效且可不断复制。

值得一提的是,高楠直言,组合配置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产品本身实现低波或高波的特征。站在这个角度,才更有意义。与此同时,他认为不用刻意追求均衡配置。

放眼未来,高楠对国内经济、资本市场仍保持乐观态度。他指出,“除了总量增长带来的系统性投资机遇,未来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产业转移、补链强链等或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寻找一种有效且可不断复制的投资体系

记者:您如何评价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投资风格吗?

高楠: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寻找到一种有效且可不断复制的投资体系。在我看来,投资基本上是一个主观预期和市场预期逐渐契合的过程。在我的体系当中,有效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可复制。可复制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当市场风格发生改变,用原体系的底层逻辑推演出来的结论同样有效,也就是在不同市场风格下,投资体系的底层内核一致;另一方面是小规模有效的体系,到了大规模也同样有效。

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是在不断迭代的。A股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3000点上下震荡,长期来看,能在其中赚钱的人一定是少数。如果你没有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在这个市场中是不太可能赚得到钱的。但是迭代也是有特点的,也就是新体系要能兼容老体系,并且解决老体系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险资工作期间,我研究覆盖的行业比较广,最开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思路,也就是所谓行业轮动。但在2018年之后,我发现这种方式有效性不是很高。从行业轮动的角度,很多个股跌了就应该卖出,但时常发生的是,踏空之后会有更大一个阶段的涨幅。

2019年之后,我的体系内核逐渐就从行业轮动转型成自下而上选股,并且延续至今。这是我超额收益的最大来源之一,也是给予我收获感、成就感最多的部分。这是我的第一段迭代。

2020年左右,我发现自下而上选成长股有时可能失效,尤其2021年四季度至今的两年内,剔除掉去年年初到4月份那段股票通杀的阶段,绝大部分时间A股都有很多个股上涨。于是发现我的体系并不能够特别好的解释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又是伴随着A股市场的周期性。

也由此我开始进一步拓展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不能一直持有一只股票,因为总会均值回归,获得的超额收益要适当存起来;第二,股票市场大部分时间总有个股在赚钱,除去我原来的那一部分的自下而上纯选股的策略,需要用另外的一种审美来解释,这种审美本身是会周期性反复出现。至此,我才算把整个体系理顺了。

总体而言,我的投资体系还是坚持自下而上选股,无论市场风格到底是赔率型还是胜率型。用这种方式构建底仓,剩下那一部分再结合对整个市场的判断,包括以绝对收益的思路去发现一些赔率上的机会。最后,也要在该减仓的时候减仓。

回顾2018年,我采用了优中选优的方式,选择了一批个股,并且将仓位集中于此,从而在熊市降低了回撤。但是站在当前时点,更好的方式应该是依据对市场的判断,主动降低仓位,实在无法降低的仓位再去做自下而上的投资,这样风险更小。

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并适度集中

记者:您如何去做组合配置的?

高楠:组合配置方面,我觉得主要看产品追求的曲线特征。很多人觉得组合配置越分散,行业越均衡越好,产品可能越会体现出比较稳健抗跌的特征。但其实A股永远都是结构性的,也就意味着选对就会涨,但没有选对,那就是跌的。

我觉得A股投资不需要刻意均衡,更多的是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并集中上去。所以组合配置可能更多是为了让产品本身实现低波或高波的特征,站在这个角度,才更有意义。

记者:您的选股偏好有哪些?

高楠:选股上,我不倾向于常青树,而是基本集中在3-5年的维度去寻找一波产业周期中能够快速实现业绩放量的公司。

之前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在消费、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建筑建材等,能出现业绩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可能不会特别传统,至少相对优势比较明显。

周期性行业我也比较关注,主要着眼于供需失衡之后带来的未来1-2年的业绩爆发,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定期报告也能看出来,我在2018年的四季度、2022年的二季度,分别投资了养猪、运输行业,都获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记者:您如何选择个股的?

高楠: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现机会,另一个是评估机会。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探讨后者的方法论,但其实前者也非常重要。我结合了很多工作上的一些习惯,主要围绕着如何发现机会来进行,在这之后再去评估。

发现机会方面。首先,我会不定期的了解一级市场在关注什么,因为现在从一级映射到二级不像以前那么久;另外,我也会不定期的了解美股,美国是整个科技产业创新的集散地,它会领涨也会领跌;同时,我还会经常去观察一些公司,比如行业普遍面临压力的时候,哪些公司的表现特别不一样,关注其中的胜出者也是一个技巧,这些都能够让更多的早期机会暴露在视野当中。

记者:您是怎样做行业比较的,更倾向于左侧还是右侧投资,如何判断拐点?

高楠:我完全基于个股的维度去选股,选定股票之后一般不太会去做行业比较。但在选择股票之前,我会做行业比较,寻找更容易出现优异个股的行业。我觉得较早发现投资机会是我的优势,所以会充分利用左侧优势。

记者:如何面对“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的不可能三角?

高楠:要做取舍。但这三个维度当中至少要有两个。比如选择0-1的行业,确定性不高,但是通过对于产业逻辑的筛选,了解哪个环节的壁垒最高,去买竞争格局最好的环节。而一个板块如果已经进入到周期成长阶段时,就要评估其估值和增速的匹配程度。

记者:决定买卖或者持有一个股票的理由是什么?

高楠:其实是希望所持有的每只个股,能够在上涨时顺利卖出。我会评估流动性,如果卖出一只股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或者股价折损很大,我就会寻找一个新的股票,所以持仓会有所分散。

买卖和持有的时间主要着重两点:第一个是它的业绩兑现程度。所谓业绩兑现,主要关注未来半年之内个股的兑现胜率是否比较高,兑现度的逻辑在未来的两年之内是不是可持续等;另外,卖出的理由其实就是卖点,不同市场风格的个股卖点是不同的。对于成长股来讲,我会评估远期市值,基于市值去卖。可能卖出后,个股还会上涨,但是其实也不后悔。

优秀的基金经理:逻辑自洽、策略有效且可复制

记者:作为一个优秀基金经理需要哪些品质?您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

高楠:我比较喜欢琢磨一些体系化、规律化的东西,喜欢先去琢磨抽象化的东西,然后再去具体化。

一个优秀基金经理的品质,首先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评判一个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对我而言,只要自己的体系能够自洽,产出的策略有效且可复制就很好,这要求基金经理具备较强的总结和逻辑思考能力;第二是长期专注;第三个方面,基金经理如果有一套成熟的投资体系,并且每一笔买卖或者是90%的买卖都是按照这个体系,我认为这样的投资经理成熟度已经很高了。同时,也需要判断这一投资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是投资体系本身是不是能够解释市场。能跟随A股迭代,同时自己的投资体系成熟度也较高,这才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

记者:您如何评价自身的调研习惯?

高楠:调研时,优先见董事长,自己会先大概琢磨出来公司潜在上涨的风险或者机会的关键假设到底是什么,会带着问题带着假设去求证。也意识到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个人性格、执行力,对于我们长期持有股票的决策上是有重要影响的。我的研究更多地是研究商业模式以及股价上行特征,从很多假设出发,锚定一些细节,也就是先抽象再具体。

高楠的展望后市和关注方向

记者:您如何看待A股的机会?

高楠:按照我的体系来解释,A股绝大部分时间其实都不涉及牛熊的问题,基本上A股全部股票上涨和全部股票下跌时间都各只有10%。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最近特别多,我们内部也做了好多统计,例如从沪深300股息率和无风险利率相比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历史上比值比较高的一个阶段。在美国利率方面,基本上在美国加息的最后1-2次,美股一定下跌,而A股不一定。美国已经结束加息,在还没降息的这一段期间,美股和A股一般都会进入一个比较大幅的上涨阶段。现在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外资存量远超过去。

记者:您目前更看好哪些行业机会?

高楠:坦率来讲,当前市场阶段还处在赔率型阶段。因此现在基本着眼在两个方面:一是个股下跌的时间及跌幅;二是评估交易风险和基本面风险到底见没见底。就最近市场的表现来看,凡是相对收益比较明显的行业,大都已经是见底的行业。

我们目前不去分析行业长期的产业空间到底有多大,这是分析成长股的逻辑。为什么我们认为医药好像见底了,是因为医药反腐导致非常多的药企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就加速见底。像AI前期经过了过高预期之后,开始进入到理性投资的阶段,面临着预期过高之后重新再平衡的问题,大家反而不会再去投资。与此相同的逻辑的包括消费电子、风电行业的见底反弹等。

我个人的后续关注方向,一是传统行业中上游的资源品,在过去整个的经济周期中,商品价格几乎崩掉了,因此不管经济到底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它一定都是所有环节当中较大的弹性板块;二是成长股中要关注已经见底,同时又有大趋势的行业,例如科技类、医药板块等等;另外还有电子行业,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下,它已经明确降到底部,有向上的弹性并且受到AI赋能的板块;同时我们也关注半导体的设备材料领域,我觉得它也属于拐点期,这个板块今年低于预期的核心原因是钱都花在了瓶颈设备上,而在瓶颈设备采购完成后后续扩展还是要进行,因此其也处于后周期的状态。

公募基金动态 基金经理最新观点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