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聚焦两会期货提案!发展碳期货金融产品,探索“保险+期货”金融创新,建议央国企积极参与期现结算
提案涉及到探索“保险+期货”等金融创新、增强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等等期货行业各方面的发展。

财联社3月8讯(编辑 陈侃迪)近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会议上有关期货市场的提案引发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两会期间”部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期货行业各方面提出的建议也一度成为焦点。

财联社整理相关内容显示,提案涉及到探索“保险+期货”等金融创新、增强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加强央企国企积极参与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交易结算、开拓债券衍生品市场,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等期货行业各方面的发展,其中加快发展碳期货及碳金融产品是各委员代表提到最多的建议。

以下为财联社所整理,代表委员发言的部分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杨宗儒:建议依托广期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表示,我国碳市场建设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初步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难点。从成熟经验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一般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为了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期现联动,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杨宗儒还指出,需要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通过各类交易者的撮合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等方式,可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进而提升碳市场运行效率,并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建议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碳定价体系,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建议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鼓励民间自愿交易。他认为,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这对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公平减排,最终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曹仁贤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方面,坚持先立后破、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但还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建议“十四五”期间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他还补充指出,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在当前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可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如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并引入远期交易、展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更多交易方式。建议全国碳市场设置碳配额有偿分配比例,拍卖收入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引入碳配额通过拍卖方式发放的机制,提升碳配额有偿分配的比例,所获收益用于环境保护、低碳投资和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白涛:探索“保险+期货”等金融创新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保险业持续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全面强化“三农”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保险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还面临困难和不足,特别是保险在防返贫中的作用有待强化,涉农保险覆盖面不足,乡村产业发展保障水平不高。

白涛提议,一是完善保险参与防返贫工作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优化农险支持政策;三是引导金融保险资源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四是加快构建农业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在关于引导金融保险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则要推进政府与保险、银行等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探索更多可持续、可复制的“银政保”“订单农业+保险”“保险+期货”等农村金融创新试点,通过保险的增信功能,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金鹏辉:建议央企国企积极参与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交易结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建议,央企、国企配合国内各类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以及航运指数等衍生品的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吸引国外交易对手方加入,扩大国内要素市场的国际参与度。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通过提升国内要素市场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人民币价格在实体经济跨境交易中的使用。

他还提出,以央企、国企集团之间、集团内部境内外成员公司之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引导鼓励包括重大装备制造、国际运输、大宗商品贸易在内的上下游央企、国企全链条开展人民币结算;充分发挥国家部委相关工作机制的作用,着重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结算占比和推进重点业务人民币使用的角度,推动提升央企、国企本币使用的积极性;央企、国企在国内建设全球司库体系,实现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在岸管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集中统一配置和调度资金等金融资源的能力;根据央企、国企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在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的前提下,加大对央企、国企重大装备制造出口的信贷信保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王冬胜:开拓债券衍生品市场 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胜指出,过去一年多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离岸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受到冲击。为畅通中资企业海外融资渠道,应恢复、推动离岸债券市场功能、作用。

对此,他还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引导和支持重点领域企业境外发债,推动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中资境外违约债券重组,稳定及提振国际投资者信心;三是加强离岸市场产品创新,增加离岸人民币债券的跨境应用场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王冬胜认为,通过适当增加中长期债券发行和绿色债券发行、开拓债券衍生品市场等方式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人民币债券成为国际市场通行的合格担保品,进一步发挥人民币的货币锚定效应,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引导期货等机构积极参与投教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表示,为提供更多元、畅通的投资渠道,资本市场需着力加强投资端建设,创新更多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主体融资需求和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朱建弟提议,应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来,提升市场活跃度。加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鼓励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入市。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满足境内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他还指出,投资者教育工作也需进一步加强。由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引导辖区内银行、券商、基金、期货等机构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活动,强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切实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共建成熟理性的投资文化和形成健康良好的市场生态作出贡献。

期货市场情报 期货行业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