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房地产融资规模仍在筑底 2月海外债发行尚未修复
“虽然当前优质房企及白名单房企融资开闸,但行业面融资仍未全面回暖,融资规模仍处于筑底阶段。”克而瑞分析师表示。

财联社3月7日讯(记者 李洁)房地产行业融资规模在2月继续筑底。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448.49亿元,同比下降0.44%,环比下降15.54%。

“虽然当前优质房企及白名单房企融资开闸,但行业面融资仍未全面回暖,融资规模仍处于筑底阶段。”克而瑞分析师表示。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随着小阳春带动市场回暖,行业信心得以修复,融资效率将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2月,房企海外债融资未有明显反弹。单月仅有万达商业发行了一笔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为11%。

“尽管万达发债可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海外债发行的曙光,但行业整体信用修复可能仍需较长时间,需要房企努力改善经营状况、持续修复自身信用。”亿翰智库分析师于小雨表示。

在境内债方面,克而瑞统计80家典型房企融资情况显示,2月房企境内债权融资386.42亿元,环比减少1.9%,同比增加26.8%。

其中,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是首开股份,融资总额为65.02亿元,包括发行了两笔共39亿元的公司债,同时还获得了26.02亿元的银行贷款。

“目前境内债发行主体仍以央国企、优质房企为主,在当下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仍然很难单纯依靠自身的信用发行债券。”于小雨称。

从融资成本来看,今年以来房企发债利率环比有所上升,融资成本较去年有所增加。中指院数据显示,2月房企平均利率为4.46%,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目前投资人对房地产行业风险仍有顾虑和考量,造成资金实际落地尚有一定阻碍。”刘水表示。

虽然2022年末以来,多项优化房企融资环境的政策出台,但房企面对2023年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债务到期潮,偿债压力仍然较大。

中指院数据显示,房企在今年3、4月将迎来偿债高峰,单月债务到期规模均超千亿。

“目前境外债还是没有办法融资,我们又面临境外债到期压力,为了保证不出险,不排除未来出售资产来偿还到期债务。”一位总部位于北京的房企人士告诉记者。

2月,金融监管部门继续落实“第二支箭”和“第三支箭”,并出台融资支持新举措。

2月20日,证监会正式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将独立设置“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产品类型,投资范围中明确纳入了存量商品住宅和市场化租赁住房。2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

“上述政策的推行短期有利于房企纾困和存量盘活,长期助力构建地产融资体系的新模式。”于小雨称。

房地产头条 地产融资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