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半导体产业分工背景下,奇芯光电不仅同时具备材料研发、芯片设计、晶圆流片、封装测试和智能设备制造等多环节能力,还纵向整合了光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全流程研发与生产; ②奇芯光电表示,该公司已启动股改,最新计划在2026年申报科创板IPO。
《科创板日报》2月10日讯(记者 章银海) 国产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亦明显感受到了行业景气度下行的“寒意”。
“2022年智能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市场需求由暖转冷,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减弱,产业链从供不应求进入去库存的下行周期。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化,给集成电路全球化格局带来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使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内的人士表示。
9日晚间,中芯国际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下降10.8%;毛利率为33.1%,环比下降6.15个百分点。公司预计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据悉,中芯国际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的增长主要来自家用电器、有线/无线连接的应用,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在自动化、工业电源管理和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助推下大幅增长。同时,随着公司积极推动车规验证,车规级的电源管理、车身控制、车用娱乐管理系统等平台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增长显著。
客户库存方面,赵海军在会上称,手机行业库存相对偏高,消费类半年内可能会消化完毕,工业界现在没有库存,汽车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供不应求。其中,在手机和消费领域,库存最高的是显示驱动类芯片,库存周期或达三个季度;MCU类产品有些存量,但没有形成冲击。
赵海军认为,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行业回暖需要时间,工业领域相对稳健,汽车电子行业增量需求可以抵消部分手机和消费电子需求疲弱的影响。虽然下半年可见度依然不高,但公司已感受到客户信心的些许回升,新产品流片的储备相对饱满。”
截至2022年末,中芯国际月产能达到71.4万片(折合8英寸)。其中,中芯深圳和中芯京城分别进入投产、试产阶段;中芯临港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而中芯京城因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公司将稳步推进四个成熟12寸工厂的产能建设。由于全球各区域都启动了在晶圆厂的建设计划,所以主要设备的供应链依然紧张,预计到年底月产能的增量与上年相近。”赵海军坦言,在持续高投入的过程中,毛利率将承受高折旧压力,但公司会始终以持续盈利为目标,努力把握产能建设的节奏,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中芯国际2022年实际资本开支为63.5亿美元,较年原预期值减少了2.5亿美元。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主要是有些预付款操作在去年并没有发生,预期会延迟到第一季度。2023年资本开支与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主要用于成熟产能扩产,以及新厂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