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 1月7日讯,今日新消费日报的主要内容有:蜜雪冰城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广东将派发800万元文旅消费券;小米SU7交付超135000台。
《科创板日报》12月29日讯(记者 金小莫)原单价89元的血氧仪卖到了299元?涨价幅度高达236%!近日,血氧仪涨价再次引发舆情关注。
28日,血氧仪涨价潮涉及企业鱼跃医疗被网友们“送”上了热搜;29日,江苏丹阳市市监局回应,已对鱼跃血氧仪涨价一事介入调查。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自“新十条”执行以来,口罩、抗原、新冠药品等医疗物资已先后“被涨价”,而且涨价幅度都很惊人——
据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的一起案件:某商家通过某电商平台销售的KN95口罩,原每包售价18.68元,三日后提高到48.90元,再过一日又涨到89.90元,一周后售价已达139.90元。
抗原也是“一支难求”。在某电商平台,抗原只能预售,预售的单价高达10元至15元,还需要排队等待;另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称,他本人拥有抗原货源,1000支起售,单价6.5元。
有钱也买不到的是被称为新冠特效药的Paxlovid。
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Paxlovid的价格从2950涨到了3500元,一出货既被抢空,为买到药品,有黄牛甚至开出了上万元一盒的价格。嗅到了市场机会,来自印度的Paxlovid仿制药悄然流入中国市场——几天前,有渠道方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印度版的Paxlovid仿制药也已经没货,但他还能供应另一款由默沙东研发的新冠特效药莫那比拉韦(Molnupiravir,记者注:该药物尚未在我国获批上市),也是由印度企业仿制。
防疫措施“新十条”于12月7日公布,至今尚不足一个月;老百姓们却已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反复经历着缺货、涨价以及挖空心思地找渠道,甚至遭遇诈骗……可谓身心俱疲。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存在一时的供需缺口,让人深恶痛绝的,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监管的空子,试图通过倒买倒卖急需物品来牟取暴利。类似事件何时能够不再上演?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违法违规成本低,收益高,是此类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状况,有赖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其中就包括了网络平台。记者注意到,前述几起涨价事件都有一个共性,即不法商家的主要销售渠道都在线上:咸鱼、小红书、微信朋友圈、团购群……对此,孟博提醒,网站平台须落实主体责任。
“网络用户应当加强自律,恪守底线,摒弃侥幸心理,不发布不当信息,杜绝不当行为。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等网站平台,应严格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孟博建议。
特别是在药品、医疗器械的销售上,孟博表示,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四十一条、四十二条的规定,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营主体为企业,且必须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个人不能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以及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销售药品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在近期内,我们看到,有关监管部门已经对前述倒买倒卖行为给与重拳打击。
12月16日,上海警方通报一起大量购买抗原加价50%出售案件。犯罪嫌疑人董某在无相关经营资质的情况下,购入大量抗原试剂盒,并加价50%以上对外销售,非法获取利益。目前,董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2月17日,哈尔滨市监部门通报了一起药店捆绑销售药品案件的处理结果,由于哈尔滨康盈大药房有限公司在销售体温计时,存在捆绑销售其他药品的行为,依法责令该药店停业整改,并处罚款10万元。
12月17日,辽宁省沈阳市警方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人在沈阳市和平区某医院门前以2700元至3000元不等的价格高价倒卖布洛芬混悬液,哄抬抗疫药物和物资价格。后经调查审讯,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典型案例具有引领、示范、指导作用,相关典型案例的发布,有助于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倒逼相关主体加强自律。孟博进一步表示,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是法治宣传的教材,“以案释法”有助于相关主体更好地理解法律,遵守法律。
对于消费者来说,孟博提示,发现非法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涉嫌销售假劣药品及医疗器械、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等违法违规情形,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