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手术机器人
关注
8240 人关注
2021年以来,国产手术机器人密集获批上市,累计有超过20款产品注册取证,覆盖腹腔、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口腔种植等多个细分领域。国产手术机器人注定要迎来新的变局。
  • 昨天 11: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4日电,《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应用。支持多任务协同的药物研发模型开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子生成、药物筛选及优化、药效预测、工艺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等环节应用。支持医药研发、生产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建设智能化实验室等新型服务平台。支持口腔、骨科等个性化植入耗材的设计定制,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决策、手术规划等智能诊疗产品研发,提升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动医药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推进垂类模型和智能体在药械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和流通追溯等环节应用,打造智能工厂等应用标杆。
    阅读 205.2w+
    45
  • 07-03 18: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日电,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其中提到,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类型,撰写相应的报告范围规范,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持续推动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主动监测新项目,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为切入点,探索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基本框架和相关数据库建设方法,指导注册人利用医疗器械警戒新工具、新方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数据的信号挖掘与利用。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指导地方加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和监测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阅读 264w+
    79
  • 06-20 20:12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提速:支持政策呼之欲出 医用机器人等方向有望受益
    阅读 97.4w+
    44
    291
  • 05-23 14:3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3日讯,近日,联影医疗关联公司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uInterv C550 经皮介入机器人”发布。该产品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武汉同济、天津肿瘤、北京协和、上海瑞金等三甲医院临床应用。该机器人在CT动态实时影像引导下,让医生无需进入手术室,就能远程控制机械臂精准运动。
    阅读 314.1w+
    7
  • 05-20 07: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光大证券研报表示,在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1)脊髓损伤修复、2)脑卒中偏瘫康复、3)老龄化辅助。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正进入高速增长期,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市场规模达1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叠加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外骨骼纳入高端医疗装备重点发展领域,多地医保已将部分康复型外骨骼纳入报销范围,光大证券认为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商业化有望加速落地。
    阅读 288.6w+
    73
  • 05-06 08:36 来自 澎湃新闻 张未央
    长三角9座“万亿城市”一季报出炉:多地机器人产量大增
    阅读 55.9w+
    13
    223
  • 03-31 15: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1日电,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月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有4项,分别是我国空间科学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基于原语表示的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天眸芯”、“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面向经济主战场有5项,包括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空天计算在轨试验平台、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北汽福田液氢重卡、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5项,包括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装备、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功、大尺寸高温超导镀膜设备、大冷量稀释制冷机“凌开一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有5项,包括“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放射性药物共价技术、国内首创脑与脊柱一体化手术机器人、首款脑胶质瘤原研靶向药物——伯瑞替尼、ARC生物耦合技术。
    阅读 259.6w+
    69
  • 03-14 15: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药品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智能辅助决策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支撑环境三大类,围绕智能辅助诊断检测产品、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数字疗法产品、智能辅助监护与生命支持产品、智能辅助决策产品、面向神经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脑机接口智能诊疗康复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库、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9个揭榜方向(申报指南见附件通知),征集并遴选一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阅读 318.3w+
    129
  • 02-26 21:0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高青(特约)
    “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业绩回暖 2024年净亏损同比收窄21%
    阅读 57.4w+
    14
  • 01-17 18:0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诗琪
    4年融资超18亿 欧洲PE巨头、东南亚VC联手投了家国产手术机器人
    阅读 128.3w+
    1
    4
  • 11-26 08:55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6日讯,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一个外科团队完成了首例全程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这一成功标志着机器人手术和微创患者护理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这次移植手术于上个月进行。外科团队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分阶段为一位57岁女性慢阻肺患者谢丽尔·梅尔卡移植了双肺。手术中,医生先在患者肋骨间做微小切口,然后,机器人系统移除病肺并辅助医生植入新肺。
    阅读 275.6w+
    6
  • 11-21 12: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当地时间11月20日宣布,已获加拿大卫生部批准启动在该国的首次临床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声明称,与此前的PRIME研究类似,这项名为CAN-PRIME的研究旨在评估Neuralink植入物和手术机器人的安全性,并评估该公司脑机接口在“帮助四肢瘫痪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方面的初步功能。
    阅读 269.1w+
    3
    98
  • 11-16 21: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6日电,今日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微创机器人集团手术机器人全球远程指挥中心,法国外科专家Dr Youness Ahallal使用中国国产图迈机器人在上海为远在12000公里外的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患者成功实施机器人远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整场手术历时不到两小时,全程远程操作完成,延迟时间仅为100余毫秒。
    阅读 320.4w+
    6
    273
  • 08-25 10:3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徐红
    微创®机器人总裁何超: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被更多人接受
    阅读 117w+
    51
  • 2024-06-14 20:4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徐红
    达芬奇机器人加速“中国造” 未来机器人手术有望更亲民
    阅读 170.5w+
    28
  • 2024-05-31 14: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1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医疗设备进医院。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应用,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取得国家医保耗材编码、符合本市可另收费耗材目录管理规定的产品,企业可直接申请挂网采购,实施一门受理,提高审核效率。列入本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的医疗器械产品可按规定直接入院使用。发布20项以上创新医疗设备重点产品供给清单,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
    阅读 464.3w+
    22
  • 2024-03-20 09: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郑炳巽
    【安安访谈录】博恩思创始人李耀:手术机器人处于爆发性增长前夜 推动先进技术服务普惠医疗
    阅读 112.2w+
    37
  • 2024-02-14 17: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4日电,一个重仅0.9千克的微型手术机器人日前由外科医生遥控,在400公里以外的国际空间站上首次在零重力环境下模拟手术任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0日,6名外科医生在地面实验室分别遥控这个名为“太空MIRA”的机器人,令其在空间站内剪开由橡皮筋制成的模拟组织,所有操作获得成功。
    阅读 402.3w+
    35
  • 2023-12-07 09:2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何凡
    借新还旧?微创医疗“谜之操作”引争议 体系内公司股价遭重创
    阅读 75.4w+
    17
  • 2023-10-16 14:3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6日讯,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扩展天智航“第三代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的适用范围,扩展为同时适用于“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开放或经皮手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此举标志着全球首款可在一台设备上实现脊柱、关节、创伤三大领域骨科手术全覆盖,只需更换工具盒和相关软件就能“一机三用”的全骨科平台化手术机器人产品正式获批上市。(记者 郑炳巽)
    阅读 357.8w+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