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8日电,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领域和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投资建设先进产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和要素配置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出台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虚拟电厂、车网互动、新型储能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算力补贴,支持民营企业租用智算资源进行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使用民营企业建设的数据储存和算力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同时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单位在优惠利率基础上提供最高1.5个百分点利息补贴。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提供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保障。
《科创板日报》11日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财联社4月8日电,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南方电网云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省首个“光储直柔+全直流充电桩一体化系统”在云南电力技术公司能源技术科技创新园正式投运。据悉,该系统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20万度,节约标准煤约7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6吨。通过多电压等级直流微电网,实现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与精准调配,V2G充电桩的接入让新能源汽车成为“移动储能站”,为未来虚拟电厂建设奠定基础。
财联社4月2日电,蔚来能源与长沙经开集团4月1日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湖南合作建设100座“光储充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虚拟电厂接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财联社1月27日电,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主办的上海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仪式系列活动1月27日上午圆满举行。上海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上海市虚拟电厂朝着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应用方向大步迈进。
财联社1月23日电,国家能源局23日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政策解读称,《管理办法》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前期准备、协议签订、技术要求、手续办理和设计施工等环节作出了具体要求。项目取得电网企业并网意见后方可开工建设,应严格执行设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等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规范,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并做好验收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生产、调度运行、模式创新、运维管理、信息管理、消纳监测、改造升级等方面的要求,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允许项目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形式参与调度,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点多面广、量大分散,且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与基础差异较大,《管理办法》提出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会同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制定适应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的实施细则。
财联社1月16日电,记者近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了解到,目前进入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已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增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千瓦。
财联社1月14日电,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14日在江苏启动建设,旨在将省内海量居民家中的大功率智能电器整合进云端虚拟能量池,配合新能源发电特性开展灵活调配,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此次开建的虚拟电厂,依托江苏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将空调、热水器等分散的家用电器聚合在虚拟能量池中。在新能源满发或不足期间,特别是夏冬季用电高峰期,居民可通过能量池的邀约,主动参与错峰、避峰用电。
财联社1月14日电,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公示2025年第一批受理注册虚拟电厂,截至目前,江苏已公示8批次共17家虚拟电厂。省发展改革委、江苏能源监管办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交易工作的通知》,明确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主体可参与市场交易。
财联社12月6日电,根据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规定,“满足市场准入条件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及聚合资源可参与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于今年年底前将出台《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为虚拟电厂规范参与市场交易提供技术保障。
《科创板日报》9日讯,在深圳举行的2024国际数字能源展上,深圳市发布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3.0,升级空调负荷智能调控功能、上线低碳调度功能。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充电桩、楼宇空调、光伏等9类共计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总容量逾310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底,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将提前一年实现100万千瓦可调能力的目标。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据IDC报告,由于电力市场化之后,电力现货交易、新能源大量接入、空调负荷激增、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导致电网的不稳定性增强,新能源消纳需求日益旺盛。IDC预测,2030年,虚拟电厂作为灵活性资源的组织形式,实际需求将达到至少3亿千瓦。虚拟电厂灵活性负荷资源,将保持至少20%以上的CAGR。
财联社8月14日电,国网湖北电力虚拟电厂调控一体化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湖北虚拟电厂接入资源总量达到2023.7万千瓦、可调节能力达到150万千瓦,为全国最大。湖北虚拟电厂2023.7万千瓦的接入资源总量,已接近一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在这个资源池里,可调节的电力资源达到150万千瓦。目前,湖北各地有31家虚拟电厂已接入虚拟电厂调控一体化平台,它们分布于武汉、黄石、鄂州、孝感、宜昌、黄冈、十堰、荆门等地,可调节资源种类不仅有光伏、储能、工业园区用能、大型商超用能、社会空调用能等,还包含了1万余座5G基站和3700多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财联社8月13日电,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建立健全配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协调发展机制。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并针对性提出扩大接入容量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鼓励适应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发展需要,在调度关系、权责划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财联社8月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6月国内用电增速略微放缓至5.8%,但环比增速明显超过历史中值;沿海地区需求有所回落,或主要受气温因素扰动;电源投资增长平淡,其中火电投资升高而风光能源投资趋缓,电网投资高景气;6月来水形势持续修复,水电出力提升,挤压火电出力;新能源消纳持续面临压力,整体风光利用率有所下滑,风光装机大省利用小时普遍不佳的问题格外突出。投资策略:聚焦受益新电站装机爬坡和来水正在改善的水电;新一轮快速成长周期日益临近的核电;估值较低或具有商业模式优势的火+绿、煤电一体化标的;受益数字化和新型电力系统日益融合的虚拟电厂、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功率预测等新场景。
财联社6月12日电,财联社记者从协鑫能科获悉,在今年SNEC大会期间,公司发布协鑫储充平台开鑫充电新版战略,包括全栈自研光储充+虚拟电厂解决方案,覆盖全应用场景。据公司人士介绍,在虚拟电厂的加持下,一次性投入最快3年半即可回收成本。(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财联社6月4日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意见的通知。电力交易机构公平公开受理各类市场注册业务,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做到服务无差别,信息规范披露,接受公众监督。全国统一。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基本条件: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电力、电量数据分时计量与传输条件,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结算要求;虚拟电厂具备对聚合资源的调节或控制能力。
财联社4月26日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译阳就欧盟相关贸易保护措施接受英国媒体采访称,我们认为,如果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中欧光伏产业方面的合作前景是巨大的。欧洲可以发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发挥大规模制造、产业化的优势,不断开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光伏产品。同时,欧洲在构建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可再生能源电网建设方面有比较强的经验,双方也可以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和虚拟电厂等方面展开合作,进而我们共同将取得的成果向世界其他地方推广,有效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欧在太阳能产业的合作,面向的不仅是中欧两个国家和地区,面向的应该是全球,我们应该一道开创全球市场,以中欧双赢促进全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