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0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攻关系统灵活调节技术。创新应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推动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变速调节能力。深化虚拟电厂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多元交易技术应用,扩大新型负荷灵活调节技术应用。加快新一代煤电试点应用及推广。
项目聚焦全铁液流储能,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目前启动天使轮融资,计划在长三角推进30-80Kw铁基液流储能示范项目。
财联社2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强锂电池等产能监测预警,防范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风险。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引导企业把握发展节奏,结合区域内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情况,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有序部署产业规模。引导储能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矿产资源充足、运输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丰富的区域聚集。支持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呼包鄂地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地聚焦新型储能领域,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专业赋能的产业发展格局。
财联社2月17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财联社11月6日电,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推动新型储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对系统能量流和信息流经济配置、功能优化运行、逻辑有效衔接,实现储能系统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调控,提升新型储能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水平。聚焦系统结构设计、精细化电池管理、大功率高效变流器开发、高效热管理和能量管理、辅助设备集成、高性能预制舱等技术开展集中攻关,提高先进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核心部件供给能力。面向大规模新能源消纳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需求,推动新型储能集群协同控制、分布式储能聚合控制等技术创新。
财联社11月6日电,工信部对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加快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探索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储热储冷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财联社11月6日电,工信部就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2027年,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加快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
《科创板日报》15日讯,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公开的液流电池招投标数量为69个,招标容量达8.2GW,是2022年液流电池招标容量的27倍,较大的增长需求推动液流电池市场规模不断发展。GGII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液流电池出货规模约500MW。预计2024年中国液流电池出货规模将达到1.5GW,2025年预计达3GW,2030年预计达15GW。
①近日,北京星辰新能获国电投、五矿创投、中车资本、中科院资本等多家实力产投方的战略投资; ②星辰新能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公司下一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
《科创板日报》21日讯,近日,液流储能Enerflow完成了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国新国证资本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产业链建设和生态圈搭建等。液流储能是一家液流电池研发商,专业从事液流电池研发、生产制造、集成、销售和运维,致力于打造安全、耐用、长时、绿色的新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①瑞士科学家开发了混合液流锂离子电池; ②他尝试在液流电池槽中加入固体储存材料; ③目前,他正在为储罐寻找可运行20年的稳定材料。
《科创板日报》31日讯,全钒液流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成都)交子创投基金(GP:东方富海)领投,成都科创投集团和成都绿色低碳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成都梧桐绿碳基金跟投,康桥创投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和团队扩建。
《科创板日报》27日讯,新型储能项目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超G工厂”全面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超6吉瓦时,成为全球首个吉瓦级别的液流电池制造基地。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加速推广亟待储能降本,液流电池产业化成为关键砝码。
①近期,上海电气旗下储能项目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总规模4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强资本、国君创投以及基石资本等。 ②今年以来,液流电池在储能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热度都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共发生投融资事件9起,涉及大连融科、国润储能等多个项目。
财联社8月17日电,在珠海富山工业城,新型储能项目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超G工厂”已经竣工,进入产线调试阶段,预计最快8月底可逐步投产。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谷雨介绍,“这是国内同行业首个吉瓦级别的锌铁液流电池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超过6吉瓦时。”《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其中,发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的液流电池,提升液流电池能量效率和系统可靠性,降低全周期使用成本。
《科创板日报》16日讯,受多地高比例长时配储政策及液流电池技术大幅度进步影响,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加速应用。根据GGII储能数据库统计,2023年以来液流电池备案及中标项目共1.6GW/6.5GWh,平均时长为4.1小时,均为全钒液流电池。
财联社7月26日电,国家能源局电力司负责人刘明阳今日表示,近年来,受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消纳需求驱动,并在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全国各地对新型储能重视程度持续提高。目前超过十个省份正在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带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体系也不断健全完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政策落实,加强调查研究,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能源结构转型调整做出贡献。
①为能更好地适配电网应用,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寻求提高液流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②PNNL找到了一种常见的食品和药品添加剂; ③在持续充放电的情况下,其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能力可以保持一年多。
财联社7月7日电,国家能源局科技司7月4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组织召开新型储能工作(东北、西北区域)座谈会。与会各方在新型储能规划、备案、建设、调度、监管及参与电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并重点围绕新能源配建新型储能、新型储能调度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参会人员还调研了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项目,深入了解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钒液流电池、飞轮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产品、系统及光储联合运行等方面实证实验情况。
《科创板日报》22日讯,近日,鼎兴量子完成对艾博特瑞的天使轮投资。艾博特瑞是一家全钒液流电池研发生产商,专注全钒液流电池的研发、生产与制造。团队成员师从液流电池发明人Maria Skyllas-Kazacos,拥有丰富的液流电池研发生产经验,市场渠道广阔。全钒液流电池利用钒离子价态的变化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拥有安全系数高、循环寿命长、扩容便利等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