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8日电,上海市数据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4月18日)下午举行。上海市委书记、市数据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吉宁主持会议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数字上海”建设,建优建强数字技术底座,着力培育数字经济生态,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水平,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数字支撑。会议指出,数据发展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相互配合,共同开创上海数据工作新局面,更好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要保持战略敏捷,盯紧行业趋势,加强定期评估,动态调整优化布局,聚焦下一代区块链网络、第三代互联网创新发展及数字技术前沿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推动应用场景扩围提质放量,更好释放技术叠加效应、溢出效应。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数字经济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助力数字企业发展壮大。
财联社4月18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数据中心扮演着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角色。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要提供服务器物理机房环境的托管业务,从初期的简单数据存储,逐步演变为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90年代以来经历了技术萌芽期、产业化培育期、云化转型期,当前进入了智算快速增长后的新阶段。行业需求在2024年迎来拐点。智算带来了需求变化,数据中心的需求与云厂商的资本开支相关度较高,云厂商增加对于服务器的采购会传导至对数据中心需求提升;展望2025年,下游云厂商和互联网资本开支呈现上升趋势,带动第三方IDC市场中涌现出较多大单,需求的回升有望带来新签订单价格同比企稳。
财联社4月15日电,据国家发改委官微15日消息,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部署推动2025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其中提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梯次培育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支柱型、区域特色型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产业、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协同构建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一链一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金融、文旅、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搭建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财联社4月15日电,国家发改委公众号消息,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动2025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一是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二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统筹“东数西算”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推动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三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五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六是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七是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培育产业新动能、开辟投资新空间、激发消费新需求、释放外贸新活力等方面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4月14日电,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指出,构建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南繁、深海、航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种业、深海、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优化省重点实验室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创新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建设,制定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征集、揭榜挂帅、联合项目等方式开展攻关。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
财联社4月11日电,由中国移动承建的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四算合一”是指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四种计算能力融合的算力体系。据了解,该算力调度平台可以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对保障供应链安全、推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财联社4月10日电,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 明确未来三年5G发展蓝图,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方案提出,坚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产业引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全面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支撑力、网络服务力和生态协同力,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适时探索6G应用发展方向,开展6G应用先行先试,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赋能,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构筑坚实的数字基础。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财联社4月8日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深化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合作伙伴机制,组织信息软件企业、大模型厂商与金融、能源、交通、安防、教育、医疗等行业龙头用户结成伙伴,合作形成行业大模型落地的标杆示范典型案例,通过“首方案”支持,对解决方案中非硬件部分采购额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奖励。支持创新主体开发跨领域、多任务、自规划的通用智能体,对已取得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服务上线批号、首次在各类应用商店上架的通用智能体,优先协调算力保障,并对运营服务中调用算力和模型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举办“创客北京”AI智能体专题赛,对获奖产品给予资金奖励,并向市区两级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推荐。推动北京市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大模型上下文协议、多智能体协议框架等标准草案制定,为智能体在异构系统环境中的零障碍部署提供标准指导。
财联社4月3日电,江苏省数据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江苏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出台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跃迁,“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建成省市一体的数据资源体系,高使用价值数据供给率超过95%,实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构建统一的城市运行智能中枢,打造5个城市大模型,推广应用200个以上智能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打造数据产业、物联网、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软件、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数字产业集群;建立适数化制度创新体系,制定出台10项左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3个设区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百强,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全国领先。
财联社4月2日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公共数据价格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据市场规则。加快制定符合公共数据要素特性的价格政策,促进公共数据安全高效开发利用。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有条件无偿使用;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有条件有偿使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并动态调整。
财联社3月31日电,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推出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综合反映数字中国建设运行态势。分别印发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里程碑进展。
财联社3月28日电,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在论坛表示,2024年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2.66万亿,增速连续两年均保持正增长。全国占比提高0.45个百分点,下一步三地要开放更多领域的应用市场,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创新闭环。要激活数据要素新动能,发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京津冀晋蒙算力供给走廊,培育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够。
财联社3月20日电,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月20日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已备案105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智能体创新提速,最近爆火出圈的Manus的国内产品Monica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财联社3月20日电,记者从“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1%。据了解,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多个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其中备案大模型产品数量、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和北斗产业发展指数均在全国居首。
财联社3月18日电,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3月18日在成都会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一行,向华为长期以来对四川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双方围绕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发挥华为自主研发、产品服务和四川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加大在川产业布局,积极参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急管理、低空经济、数字能源、物流、文旅等领域场景应用,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共服务管理安全水平,更好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交换了意见、商讨了合作重点。
财联社3月13日电,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3月13日在杭州举行。杭州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杨晓勇在会上表示,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实现增加值630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28.8%,创历史新高。全市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营收超百亿企业7家,31家企业营收超过20亿元。
财联社3月13日电,国家数据局近日函复同意天津市、河北省(雄安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等7个地方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下一步,各试验区将聚焦制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适数化改革等5个方面重点任务,梳理重要政策、重大改革、综合授权事项、预期成果、重大工程项目等清单,编制具体建设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开展针对性试点试验。
财联社3月9日电,中国国新与新紫光集团有限公司3月4日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新董事长徐思伟表示,新紫光集团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拥有从芯片半导体到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希望双方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起点,持续深化落实双方在股权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业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携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紫光集团董事长李滨表示,中国国新聚焦国有资本运营功能作用发挥,与新紫光集团在战新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不断增进合作互信,共同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财联社3月5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财联社2月28日电,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2月27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听取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对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和任务的意见建议。沈竹林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扎实做好“十五五”数字中国规划编制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数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