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锻造产业链韧性新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切实解决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先进工艺等受制于人问题,推动安全可控的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业应用。强化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效能。加强省市联动,优化产业链布局,建设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生态打造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开展平台企业摸查,建立全省平台企业库。挖掘细分行业平台企业潜力,积极培育人工智能、Web3.0(第三代互联网)等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平台。依法引导平台企业合理确定中小微商户基本佣金标准和灵活就业人员抽成比例等,加强中小商户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发挥平台企业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以制度创新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发展。依法合理设置数字经济领域行业准入规定,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数字领域标准制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数字化服务资源供需对接,支持建设、使用国产知识产权数据库,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开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立法研究。建立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容错机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速传统企业数智升级。高标准建设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构建数字化转型“需求—供给—路径”矩阵库。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打造“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行业型服务商、场景型服务商。推动中小企业在数字化领域加大创业创新力度,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拓展终端产业新场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快发展消费级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深化“直播+商场”“直播+门店”等模式,挖掘更多消费热点,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挖掘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低空文旅项目推广及产业培育,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强算力产业新供给。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建设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加快高性能、低功耗端侧芯片研发生产与验证应用。鼓励企业通过集成算力芯片、处理器、射频通信、智能传感器、光芯片、存储器等,推进决策、控制、驱动、通信、显示等模组研发。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RISC-V指令集(第五代精简指令集)等多元新兴技术和架构研发与应用,推广高性能云端智能服务器。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打造空天地海通信“一张网”。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双千兆”网络质量,加快部署5G-A网络,支持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建设行动。推进大湾区通导遥一体化低轨星座建设和运营。深化北斗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斗+5G”高精度时空服务网络。建设通感一体低空智联网,完善低空配套设施网络。加强海岛海域宽带网络覆盖,逐步推进海岛“双千兆”网络建设。深化空天地海通信系统融合组网。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培育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将广东打造为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财联社11月20日电,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抓住数字经济转型和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从决策到执行,从客户到供应链,让AI能力渗透到生产、经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胞,是企业必须做好的课题。各领域企业抢占一个个“智高点”,加快融入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的潮流大势,社会生产要素将因智能化重组而更高效流动,科技创新成果将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社会整体的创造潜能将被全面激发。百度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最早、布局最全的企业之一,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信心走在这一变革前列。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构建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研发更前沿的大模型技术,打造更开放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千行百业内化AI能力、构建AI原生能力、加速智能化转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财联社11月10日电,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11月10日在成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发布中国电信集团支持四川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能力平台;副省长胡云与唐珂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算力集群打造、信息安全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低空经济发展、人才交流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在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功能改造,打造数据创新创业载体,建立数据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依托产业园区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资源池,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实践,打造城市首试首用体验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群发展数据产业集聚区,探索数据保险、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强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数字化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数字服务跨区共享。
财联社10月3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数据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效处置一件事”覆盖城市运行重点事件,“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高频民生事项,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在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便捷普惠服务、城市数字更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超大特大城市率先建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落地一批先进可用、自主可控城市大模型。到203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财联社10月24日电,中共中央今天(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介绍,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举行的“申城·数聚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静安数链专场活动上,上海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轶丛表示,市数据局正搭建数商企业培育库,通过深度挖掘与梯度化培育,强化多维用数保障、场景供给、投融资服务等举措,精准扶持一批标杆企业。据悉,静安区是“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之一,依托“数通链谷”产业载体与“静数空间”服务平台,已集聚186家区块链企业,并在航贸、金融等领域成功部署152个规模化应用场景。(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16日讯,国家数据局日前在北京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轶丛在会上表示,在试验区建设中,上海将继续发挥区域优势,从四方面重点推进“数字长三角”协同发展: 一是共建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上海坚持“一区一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了一批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相关城市之间开展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发展。 二是构建数字企业出海服务体系。依托数字企业出海服务基地,上海正加快专业化服务资源的空间集聚,推动与南京、杭州等城市联合探索,助力更多数字企业“走出去”。 三是聚焦重点场景实现突破。上海积极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围绕“换单放货”“多式联运”等重点场景深化区域数据合作,联合合肥、宁波、舟山等长三角自贸片区及港口城市,共同打造行业级、区域级和生态级标杆场景,实现了场景的扩围、提质、放量。 四是打造数创企业培育新模式。上海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生态建设。同时,以上海市数商协会为载体,积极推动长三角数商联盟组建,形成数据产业的区域协同和资源互通。(记者 李明明)
财联社9月28日电,国家数据局今日举办“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广在会上表示,数据要素价值的有效释放,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护航、设施供给与安全保障。广东省先后出台了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和省“数据二十条”等政策文件,目前正在加快《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记者 郭松峤)
财联社9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强化场景和机会供给。支持地方结合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工作,将城市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布局、公共资源开发等与企业市场机遇融合对接、精准匹配,深入挖掘技术应用新场景、服务支撑新场景、数据赋能新场景,不断加大应用场景和机会清单的开放供给,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场景。鼓励跨区域跨领域的场景共建、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引导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推进场景开放,为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服务提供测试、展示、应用机会。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培育。
财联社9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强化创投资金引导,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机制。鼓励地方完善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数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的合作,为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财联社9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实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
财联社9月8日电,记者独家获悉,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14日)期间将举行北京数据集团揭牌仪式暨北京数据产业生态发展论坛。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数据集团已于2025年7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此前,数字认证(300579.SZ)公告称,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7085.58万股股份无偿划转至北京数据集团,并于9月4日完成过户登记手续,股份性质为无限售流通股。(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