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7日讯,中信智库在2025WAIC发布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算力消耗快速增长,预计国内各家大型云厂商在日均Token消耗达到30万亿Token时会感受到算力紧张,在达到60万亿Token时会开始出现一定算力缺口。国内相关增速斜率更陡峭,国产芯片今年将迎来发展大年,考虑到国产芯片逐渐进入量产交付阶段,预期市场集中度将看到显著提升。(记者 郭辉)
财联社7月27日电,在昨天的第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上,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人工智能预报模型“风宇”正式发布。为应对太阳风暴对全球卫星运行、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风宇”面向空间天气保障需求,突破了传统数值模型在算力消耗与实时响应方面的技术瓶颈,成为国际首个覆盖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全链条的空间天气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科创板日报》27日讯,WAIC期间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中国电信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中国电信将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大开放合作。据悉,中国电信将打造大容量、低时延、高速无损的新一代智算网络,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动态防护体系,将持续加大云网、算力、数据、模型的开放力度,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等。(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27日电,今日召开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进行了AI浦东主旨推介。李慧表示,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在全市占比约40%,在大模型领域,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李慧介绍,浦东为梦想创设更为广阔的场景空间,计划未来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浦东将打造更为扎实的基础设施,包括年底投运的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即将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举措,为圆梦AI注入强劲动能。
财联社7月27日电,2025WAIC期间举行的《以技载道,场景拓界——AI智启新局:从技术革命到商业应用》论坛上,云天励飞(688343.SH)董事长兼CEO陈宁博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基于在五代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和商用芯片方面的深厚沉淀和积累,云天励飞选择在2025年全面聚焦AI芯片。云天励飞将围绕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核心布局,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推动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的规模落地与快速发展,正在构建一个涵盖“高性能、低成本、强适配”三大优势的国产AI推理芯片体系,志在成为中国AI推理芯片的领军企业。
财联社7月26日电,据中国移动官微消息,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6日在上海召开,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杨杰表示,站在人工智能演进的关键节点,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持续深化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一流人工智能全栈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赋能千行百业,构建元宇宙数实融合训练场,推动“碳硅混编班组”和“数字孪生工厂”成为企业标配,加速自主运行、智能决策、全局优化的智能制造落地。打造AI焕新社区,在国务院国资委等上级单位的指导下,联合国资央企和AI产业链伙伴,牵头建设并运营国家级AI开源开放创新载体,面向全社会提供算力调度、数据处理、模型训推和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服务,带动“国芯国模”技术和生态成熟。
《科创板日报》26日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上,MiniMax的创始人兼CEO闫俊杰表示,未来AI会多家争鸣,一方面模型会有各自的特点,另一方面AI越来越多是Multi-Agent,也就是多个模型和多个工具。此外,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开源模型在产生影响力,并逼近最好的闭源模型能力。闫俊杰提到,“未来AI会变得更普惠,由于模型的大小与芯片的计算速度成正比,目前训练单模型的成本几乎固定,推理成本在不断降低,未来一两年内最好模型的推理成本有望再降低一个数量级。Token会越来越便宜,但Token量会显著增长,这使得算力需求仍在增长。”闫俊杰认为,AGI(通用人工智能)一定会实现,并且将服务大众。(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25日电,2025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会议今天(7月25日)举行,与会嘉宾聚焦基础研究、产业生态、规则治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作总结讲话。龚正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创新高地,是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重大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赋能应用,深化治理实践探索,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抓攻关、求突破,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强化战略敏捷,超前谋划布局一批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抢占发展先机。要聚焦赋能产业升级,强基础、拓应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和集约利用,推动语料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推动垂类领域应用持续拓展,增强人工智能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作用。要聚焦生态体系建设,汇要素、优服务,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培养集聚,为人工智能创新提供肥沃土壤。要聚焦完善治理机制,建制度、探新路,加强制度供给,加深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发展。
《科创板日报》22日讯,今日,贵州省副省长罗强在国家数据局发布会上表示,为了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正在全力做三件事:一是坚定不移扩大智算规模。持续加快华为云、美的、网易等企业的数据中心及智算中心建设进度,其中华为云在贵州的第三个大型园区正稳步推进。 二是坚定不移提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光网络的速率与稳定性,当前核心任务是推进“东数西算”南部大通道建设;同时,通过优化措施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提高绿电使用比例,筑牢算力产业发展底座。 三是坚定不移拓展算力服务应用。优化落实“贵州算力券”政策,聚焦大模型训练、动漫渲染、电竞等重点产业的算力需求提供精准支持,持续提升“贵州算力”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记者 李明明)
①目前浙江有算力的城市1ms低时延圈已基本完成。 ②要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强安全的城市算网发展体系,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在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科创板日报》21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部署,3台不同版本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已分别在超算中心、国内高校及相关部门部署并运行。“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制,已部署的3台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将分别服务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算力支撑、高校量子信息人才培养及特定用途等。目前,全球具备量子计算机商业化部署能力的国家仅有3个,分别是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7月18日电,上海市7月18日正式发布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将实现上海市算力资源统一监测、算力资源智能调度运营能力,以推动算力的集约化、一体化和协同化发展。该平台已与中国算力平台(上海)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内形成“算力+数据+行业场景”的协同联动态势。同期举行的算力平台建设生态伙伴签约仪式上,上海超算中心、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无问芯穹、零数科技、三大运营商、中科曙光与多所医院、高校现场签署《算力生态伙伴合作协议》。在会上,上海市数字基础设施协会宣布成立,旨在加快本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数据有效利用,促进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统筹规划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上海市移动物联网及物联感知“物智沪联”已经形成多项重要成果,覆盖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同时推出《物联智能感知数据平台接口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
财联社7月18日电,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截至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8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智能底座。
财联社7月18日电,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近日,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区建成国内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据悉,该项目符合国家绿电直连总体发展思路,依托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算力中心用电负荷,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供能对接。新能源场站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总装机规模30万千瓦,其中风电2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
财联社7月17日电,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玄铁团队负责人戚肖宁在演讲中介绍,RISC-V高性能计算产品正走向产业落地,需要着重满足AI高性能计算的多场景弹性算力需求,积极完善高性能平台标准。
财联社7月17日电,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6日发表文章说,中国人工智能(AI)模型Kimi K2发布后引发轰动,世界迎来“又一个DeepSeek时刻”。中国在6个月内推出第二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表明这一成功并非偶然。Kimi K2在编程方面的表现尤其出色,在LiveCodeBench(一个专门用于评估大型语言模型编码能力的数据集)等测试中取得了高分。此外,Kimi K2似乎还颇具写作天赋,在一些专业测试中名列前茅。目前,包括硅谷的开源社区等在内的AI开发者都在热议Kimi K2。官方数据显示,其总参数规模达到了万亿级别(1T),不过由于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每次任务仅动态激活320亿参数,只需调用模型中相关模块,从而有助于控制所需算力。
财联社7月17日电,近日,全国产化“品原AI一体机”系列(PYD10-MIN/PRO/MAX)在深圳罗湖正式发布,该产品实现了关键软硬件全面国产化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其搭载的江原D10加速卡为我国首颗实现量产交付的大算力AI芯片。据介绍,品原AI一体机由品高股份与罗湖辖区企业深圳江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其核心搭载16张全国产江原D10 AI推理加速卡,通过新一代GenAI架构深度优化,其大模型推理效率实现300%的显著跃升,在文本生成、图像识别等场景展现出“单机即集群”的高密度算力优势。江原D10采用12纳米国产工艺,从设计、制造到封装的全流程均依托本土产业链完成,实现大算力AI芯片全流程国产化,达成本土产业链首次突破。该芯片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回片点亮,2025年第二季度量产交付。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2025年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表示,上海是中国最早支持推动RISC-V的地区之一,始终是RISC-V的积极拥抱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早在2018年上海就发起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202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RISC-V中国峰会,2024年成立了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覆盖产业链,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AI算力、智能终端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上海将进一步加强与RISC-V国际基金会的合作,营造更优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完善标准体系、软件基础设施、开展全系列的IP产品攻关,探索发布面向全球企业、高校和社区开发者的统一软硬件开放平台,打造RISC-V的产业集聚区,欢迎海内外RISC-V的一流企业、创新团队、优秀人才扎根上海,成长壮大,共同绘就RISC-V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财联社7月16日电,中国一汽16日与阿里巴巴联合实验室在吉林长春正式揭牌。中国一汽将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研发汽车行业大模型,并在中国一汽全场景落地。此次双方启动汽车行业专属大模型的建设,旨在重点攻克算力架构优化、领域数据治理、大模型预训练、模型微调与强化以及大模型应用等核心课题,最终驱动业务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与产品创新。据悉,双方将分三步构建汽车行业专属大模型的全场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