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宏观新闻
关注
7614 人关注
宏观信息和内容
  • 昨天 20: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日电,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4月3日,惠誉发布报告,决定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调降至“A”,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看法?

    答:本次复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深入沟通,惠誉方面虽承认中国较其他同评级经济体具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易关键地位,但其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是有失偏颇的,不能充分客观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也没有变。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当前,从生产要素看,中国人才红利、存量资本、技术进步等优势进一步累积;从结构转型看,新兴经济、城镇化、市场化改革等潜力巨大;从宏观政策看,逆周期调控效能不断提升,深化改革开放成效不断显现,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不断巩固增强。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近期,IMF、世界银行都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联合国、OECD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也都在4.5%以上,接近中国政府确定的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国际资本市场也纷纷重估中国资产,看多中国。

    总体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政策效能、发展韧性都有了全方位提升,向好势头在持续巩固,新的增长空间正在打开。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会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为中国经济增长蓄力赋能。中国政府也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和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阅读 65.2w+
    772
  • 03-31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1日电,中国央行表示,3月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1570亿元人民币。
    阅读 256.7w+
    20
  • 03-24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4日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在原有小微企业基础上,将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同时提高授信额度,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
    阅读 274w+
    4
    3132
  • 03-23 16:17 来自 央视新闻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阅读 93.2w+
    6
    258
  • 03-18 13:46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特别国债用途清单明晰,支持“两重”可达8000亿
    阅读 76.4w+
    25
  • 03-17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3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重点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在强化减负稳岗方面,主要是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适度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扩大覆盖范围,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在强化扩岗激励方面,主要是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覆盖面,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基金促进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
    阅读 256.3w+
    52
  • 03-16 1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6日电,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阅读 282.9w+
    18
    1747
  • 03-06 18:25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涉“债”信息量极大!五大财经要员最新发声,6万亿置换债发行已近半,化债成果显著,债市“科技板”呼之欲出
    阅读 58.3w+
    78
  • 03-06 15: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6日电,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与证监会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阅读 257w+
    450
  • 03-06 15:21 来自 财联社
    3月6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在市场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在谋划好增量政策上出实招,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围绕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阅读 246.4w+
    842
  • 03-05 13: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5日电,《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5日表示,如何体现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天上午总理作的报告大家也看了,很多数据第一次公开,还是有超出预期的部分。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更加积极有为”:

    第一,从取向看,这是我们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宏观政策组合就是要向全社会传递清晰有力的宏观政策信号。

    第二,从力度看,今年的赤字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另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达到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也达到4.4万亿元,都是创历史新高。合计起来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这个规模很大。货币政策将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第三,从节奏看,要尽可能早落地,这本身也是政策力度的体现。有的政策看准了就要做,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尽可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能。

    第四,从组合看,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一致性评估,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同配合。还要聚焦突出问题,整合政策资源集中发力,打出组合拳,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阅读 302.9w+
    375
  • 03-05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财联社3月5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阅读 266.2w+
    2104
  • 03-05 09: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阅读 301.9w+
    592
  • 03-04 0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4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关税发表谈话。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中美双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禁毒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美方“甩锅推责”、一错再错,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再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美方这一做法罔顾事实,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和各方呼声,是典型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行径。

    中方多次阐明,美方单边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还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造成破坏。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其他国家权益,立即撤回无理无据、损人不利己的单边关税措施。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
    阅读 250.2w+
    555
  • 03-03 15: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表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持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我们将持续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阅读 282.3w+
    53
  • 03-03 11:31 来自 环球时报
    财联社3月3日电,可靠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在研究拟定相关反制措施,可能包括关税和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应对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再次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农食产品加征关税大概率会被列入到反制措施当中。上述人士还透露说,如果美方坚持再次单边加征关税,并正式公布相关措施,中方将坚决进行强有力的反制。

    对于美方威胁将于3月4日起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中方已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月28日在答记者问中说,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积极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禁毒国际合作。美方却始终无视客观事实,此前以芬太尼等为由对中国加征10%关税,这次又威胁再次加征关税。这种行为纯属“甩锅推责”,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还会加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并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希望美方不要一错再错,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阅读 292.6w+
    1
    1316
  • 03-01 20:10 来自 财联社
    聚焦大国博弈、汇率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陆家嘴金融沙龙”首场活动圆满举办
    阅读 116.4w+
    18
  • 02-21 17:3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林坚
    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出手,对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定调,重点关注12条“增量性”部署
    阅读 88.7w+
    6
    229
  • 02-20 19:57 来自 财联社
    国家税务总局: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再创新高
    阅读 60w+
    1
    8
  • 02-04 13: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4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问:据悉,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10%关税措施提起诉讼。能否请您介绍具体情况?

    答:2月1日,美方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中方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我们愿与其他世贸成员一道,共同应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维护国际贸易有序、稳定发展。
    阅读 290.9w+
    4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