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宏观新闻
关注
7492 人关注
宏观信息和内容
  • 昨天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0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25年要提高财政赤字率。我们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这一点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提到过。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一是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财政总体是健康的、可持续的。二是我们的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这些资产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中国国债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低于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因此,政府举债是可持续的。

    关于如何确定赤字率。确定赤字率,需要统筹考虑国家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宏观调控安排、财政收支形势,以及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因素。我们在确定赤字率时有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实际上,根据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通过提高赤字率,加强逆周期调节,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关于2025年赤字率具体是多少,我们需要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及时向社会正式公布,我今天没有办法向你提供具体数据,但是财政赤字率提高的目的、条件,以及考虑的因素都有充分的论证。
    阅读 129.3w+
    471
  • 昨天 15: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0日电,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相关安排的具体数据,要履行法定程序,确定后才能发布。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阅读 152.9w+
    21
    921
  • 昨天 15:20 来自 财联社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会上表示,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在这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了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及时性。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我们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阅读 145.2w+
    444
  • 01-08 13:22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发改委:留悬念,超长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规模大幅增加,具体数额待两会期间公布
    阅读 67.9w+
    30
  • 01-03 11: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3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确保项目符合“两重”性质,同时在完善项目投融资机制、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进展和创新突破。二是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用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此外,还将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三是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推动更多PPP新机制项目落地实施,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
    阅读 340w+
    1
    203
  • 12-31 07:15 来自 人民日报
    中央财办韩文秀:要适时降准、降息,用好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
    阅读 117.2w+
    23
    1059
  • 12-30 12:17 来自 财联社
    多部门发声,明年这些事要做!
    阅读 65.3w+
    6
    301
  • 12-27 20: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报告认为,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发挥行业保障基金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稳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阅读 333.5w+
    27
    1268
  • 12-26 14:40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2月26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等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了解到,全国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现场将发布七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普查聚焦第二三产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变化。

    此外,媒体的关注点还聚焦在: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结果如何?是否会对2023年GDP统计数据进行修订?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情况如何?新兴产业活动情况等。
    阅读 291.4w+
    252
  • 12-24 10:22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2月24日电,据统计,截至12月23日下午5点,四川、福建、河北、贵州、云南、海南、甘肃、宁波八个地方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公开了明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发债总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四川、海南计划在明年1月下旬发行新增债券。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记者,这意味着2025年部分新增债务额度已经提前下达至各省市,预计这一额度可能在2.7万亿元左右。后续还将有其他省市密集披露一季度发债计划,预计明年一季度发债进度会快于今年同期,这对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明年一季度经济稳定增长有积极意义。
    阅读 271w+
    74
  • 12-21 12: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1日电,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统筹活力和秩序、效率和公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合理明确经营者义务,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公布施行,并于2017年、2019年两次修改,法律框架和主要制度总体可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法律在实施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

    修订草案坚持问题导向,总结监管实践经验,针对近年来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制度规则,主要从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总体要求、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规定、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和处罚规定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在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规定方面,修订草案强化商业贿赂治理,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在现行禁止实施贿赂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交易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规定;完善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制度,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还完善了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商业诋毁、滥用优势地位损害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相关规定。

    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和处罚规定方面,修订草案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丰富监管措施,科学调整处罚额度。经营者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实施商业贿赂的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等“处罚到人”规定,补充对在交易活动中收受贿赂的单位和个人有关罚则。
    阅读 368.8w+
    22
    347
  • 12-21 09: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1日电,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12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共9章78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规范引导、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八个方面。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 333.4w+
    38
    715
  • 12-17 13: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7日电,2024年12月15-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第七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部门参会。

    中方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作了介绍。双方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国际金融治理、证券与资本市场、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会议听取了技术专家组的汇报,包括国际收支数据编制和宏观经济建模中的气候因素等。双方还举行了与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座谈会。中方就有关问题向美方提出了关切。

    作为本次会议的成果,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美国联邦保险办公室签署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双方保险业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自成立以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金融领域开展了专业务实的沟通交流。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对话有助于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也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阅读 263.1w+
    938
  • 12-16 15: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6日电,如何更好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对此,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发挥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有关方面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初步考虑,在资金支持上,可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支持力度,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项目申报、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多自主权。在要素保障上,可在土地、能源、环境、数据等要素配置方面加大支持,对用地、用能、用海等指标给予倾斜,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指标单列。在改革开放上,可支持经济大省积极探索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赋予更多先行先试权;支持经济大省推出一批引领性开放举措,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支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上,可在经济大省优先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阅读 260w+
    38
  • 12-16 15: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6日电,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对此,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明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比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以及着力稳住楼市股市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社会普遍反映,今年“两新”政策效果很好。明年将加力扩围,安排更多资金,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

    另一方面,要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要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要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要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跨界等特点的新型融合消费业态。

    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很大。提高投资效益,一是要强化目标引领,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目标应该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在房地产方面,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在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阅读 297.5w+
    3
    1625
  • 12-13 19:30 来自 金融时报
    财联社12月13日电,根据记者从央行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据初步统计,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5%,比上月低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36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利率约为3.08%,比上月低7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92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阅读 377.2w+
    61
  • 12-12 21: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2日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
    阅读 250.1w+
    3
    1073
  • 12-12 19:45 来自 央视新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阅读 271.2w+
    11
    3515
  • 12-12 19: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2日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阅读 266.8w+
    37
    5765
  • 12-10 16:37 来自 新华社
    新华社10日发布的时评文章指出,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适时调整,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变化的是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尽管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灵活适度,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二者相配合将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预期变化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及时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引导预期。从外部看,明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当下这一节点,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回应市场关切,释放明确信号,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阅读 273.6w+
    112
    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