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宏观新闻
关注
7633 人关注
宏观信息和内容
  • 昨天 10: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4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阅读 266.5w+
    57
  • 04-11 14: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白宫已经确认中国输美产品现在将面临145%的关税,你对此有何回应?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林剑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胡作非为。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林剑指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对美国的霸凌行径采取反制措施,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为了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
    阅读 324.2w+
    1529
  • 04-09 19:08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4月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阅读 253.9w+
    1
    626
  • 04-08 19:07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4月8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8日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李强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同科斯塔主席通话,为深化中欧关系奠定基调、指明方向。中方愿同欧方增进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坚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欧应加强沟通协调,扩大相互开放,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中国对保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将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分享发展机遇。冯德莱恩表示,欧中关系保持延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欧中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符合双方和世界共同利益。
    阅读 258.9w+
    1384
  • 04-08 14: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中之间是否会就贸易问题进行会谈或谈判?”对此,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的所作所为没有体现出想要认真对话的意愿。美方如果真的想谈,就应该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阅读 225.5w+
    533
  • 04-04 07: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4日电,美国新公民自由联盟于3日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称特朗普超越了他的权限。据悉,该诉讼在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提起,指控特朗普缺乏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面关税以及2月1日授权征收关税的合法权利。新公民自由联盟(New Civil Liberties Alliance,简称 NCLA)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非营利性公共利益法律机构,由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菲利普·汉堡创立。
    阅读 323.6w+
    3
    259
  • 04-03 20: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日电,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问:4月3日,惠誉发布报告,决定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调降至“A”,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看法?

    答:本次复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深入沟通,惠誉方面虽承认中国较其他同评级经济体具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易关键地位,但其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是有失偏颇的,不能充分客观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也没有变。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当前,从生产要素看,中国人才红利、存量资本、技术进步等优势进一步累积;从结构转型看,新兴经济、城镇化、市场化改革等潜力巨大;从宏观政策看,逆周期调控效能不断提升,深化改革开放成效不断显现,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不断巩固增强。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近期,IMF、世界银行都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联合国、OECD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也都在4.5%以上,接近中国政府确定的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国际资本市场也纷纷重估中国资产,看多中国。

    总体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政策效能、发展韧性都有了全方位提升,向好势头在持续巩固,新的增长空间正在打开。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会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为中国经济增长蓄力赋能。中国政府也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和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阅读 326.3w+
    950
  • 03-31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1日电,中国央行表示,3月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1570亿元人民币。
    阅读 256.7w+
    20
  • 03-24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4日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在原有小微企业基础上,将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同时提高授信额度,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
    阅读 274w+
    4
    3165
  • 03-23 16:17 来自 央视新闻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阅读 93.3w+
    6
    259
  • 03-18 13:46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特别国债用途清单明晰,支持“两重”可达8000亿
    阅读 76.4w+
    26
  • 03-17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7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3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重点强化减负稳岗、扩岗激励、创业支持和人岗匹配,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在强化减负稳岗方面,主要是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适度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扩大覆盖范围,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在强化扩岗激励方面,主要是及时兑现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覆盖面,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基金促进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
    阅读 256.3w+
    52
  • 03-16 1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16日电,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阅读 282.9w+
    18
    1751
  • 03-06 18:25 来自 财联社 杨斌
    涉“债”信息量极大!五大财经要员最新发声,6万亿置换债发行已近半,化债成果显著,债市“科技板”呼之欲出
    阅读 58.3w+
    78
  • 03-06 15: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6日电,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与证监会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阅读 257w+
    450
  • 03-06 15:21 来自 财联社
    3月6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在市场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在谋划好增量政策上出实招,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围绕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阅读 246.4w+
    843
  • 03-05 13: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5日电,《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5日表示,如何体现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天上午总理作的报告大家也看了,很多数据第一次公开,还是有超出预期的部分。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更加积极有为”:

    第一,从取向看,这是我们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宏观政策组合就是要向全社会传递清晰有力的宏观政策信号。

    第二,从力度看,今年的赤字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另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达到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也达到4.4万亿元,都是创历史新高。合计起来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这个规模很大。货币政策将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第三,从节奏看,要尽可能早落地,这本身也是政策力度的体现。有的政策看准了就要做,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尽可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能。

    第四,从组合看,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一致性评估,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同配合。还要聚焦突出问题,整合政策资源集中发力,打出组合拳,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阅读 302.9w+
    375
  • 03-05 09:32 来自 财联社
    财财联社3月5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阅读 266.2w+
    2149
  • 03-05 09: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阅读 301.9w+
    592
  • 03-04 0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4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关税发表谈话。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中美双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禁毒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美方“甩锅推责”、一错再错,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再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美方这一做法罔顾事实,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和各方呼声,是典型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行径。

    中方多次阐明,美方单边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还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造成破坏。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其他国家权益,立即撤回无理无据、损人不利己的单边关税措施。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
    阅读 250.2w+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