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吉利控股集团
关注
7775 人关注
吉利控股集团是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涵盖出行、科技、金融、教育等业务的全球型科技企业。
  • 3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7日电,吉利控股集团1月总销量超33万辆,同比增长14.8%。
    阅读 10.3w+
    3
  • 01-10 23:5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0日讯,在2025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采访中表示:“极氪不会并极星。但是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大家都是在相互进行协同,比如说极星使用了极氪的浩瀚架构。但是我相信未来,(吉利)控股下的各个品牌,大家的协同、合作是继续的。据了解,COO钦培吉将全面负责极星业务。(记者 黄心怡)
    阅读 358w+
    37
  • 12-09 13: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9日电,吉利控股集团称,11月汽车总销量35.5万辆,同比增长20.7%;1-11月累计销量超300万辆。
    阅读 265.7w+
    24
  • 11-12 19:31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1月12日电,有市场传言称,吉利考虑减持沃尔沃汽车股份。对此,吉利官方回应记者称,“作为沃尔沃汽车长期投资者和控股股东,吉利控股集团没有减少沃尔沃汽车持股比例的计划。”
    阅读 268.3w+
    21
  • 10-29 21: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日在2024绿色甲醇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在乘用车领域,吉利下一代甲醇乘用车采用“醇氢动力”的超醇电混技术,在同一燃料箱实现甲醇和汽油的任意比例灵活混合,结合PHEV插电混动系统,实现“可醇、可电、可油”。李书福同时透露,吉利已研制出“吉利碳仓”,可实时捕捉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吉利的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催化合成绿色低碳甲醇,供给甲醇汽车循环使用,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及汽车的近零排放。目前,在49吨甲醇重卡上已完成“吉利碳仓”全球首台样车的试制,并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实际道路测试。(财联社记者 刘阳)
    阅读 335.6w+
    1
    78
  • 08-21 09: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1日电,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两枚“吉利星迹智驾”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
    阅读 344.8w+
    13
  • 07-23 22: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3日电,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汽车集团、旷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旷视科技董事长兼CEO印奇一行并见证签约。袁家军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李书福、印奇一行来渝深化合作,感谢吉利控股集团、旷视科技长期以来对重庆发展的大力支持。袁家军说,希望吉利控股集团、旷视科技等企业加强与重庆的战略对接,开展务实合作,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在渝布局力度。重庆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大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
    阅读 356w+
    36
  • 07-13 12: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3日电,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今日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内卷不是好事,但我们已经身处内卷的环境,“卷”字一日不消,中国汽车就不能真正走遍全球。面对当前汽车行业的内卷挑战,杨学良提出如下建议: 一方面,有些汽车企业完全享受了国家的政策红利,却还发起了内卷行动,并挑战法律高压线,我认为这就是潘多拉的盒子,导致了一系列恶性后果,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发展定律,保持战略耐心,争取战略主动,敬畏法律高压线,坚守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必须保持成本优势,坚决不玩小聪明内卷游戏,坚决抵制非法犯罪行为,坚持主动站到正义这一边。此外,行业内周知的常压油箱和排放严重不达标事件,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结论,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财联社记者 刘阳)
    阅读 441.7w+
    20
    135
  • 07-08 18: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8日电,吉利控股集团6月总销量266164辆,同比增长14.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879辆,同比增长53.1%。
    阅读 352.5w+
    17
  • 06-14 22: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4日电,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众号今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近日审结一起国内两家知名车企之间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该案原告索赔额高达21亿元,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约6.4亿余元,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据悉,该案所称“国内两家知名车企”即吉利控股集团与威马汽车。2018年,因涉嫌侵害吉利方涉案技术秘密,吉利方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威马方停止侵害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21亿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
    阅读 437.8w+
    82
  • 06-13 19: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披露临时反补贴税率的声明,声明称,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我们呼吁欧盟委员会慎重考虑其决定,共同寻找促进公平竞争:营造良性发展环境的解决方案。吉利控股将密切关注欧盟委员会的相关决定,继续就此事与相关方跟进,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全球用户利益。
    阅读 370.5w+
    17
  • 06-09 18: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9日电,吉利控股集团2024年5月总销量256556辆,同比增长22.2%;新能源汽车销量110681辆,同比增长59%。2024年1-5月,累计销量1230162辆,同比增长27.9%;累计新能源销量468212辆,同比增长 48.8%。
    阅读 439.8w+
    58
  • 05-10 22: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透露,公司与Waymo合作定制的车型即将进入美国出行市场,其家用产品也即将在中国等市场投放。今日,极氪正式以“ZK”为代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IPO价格为21美元/ADS。(财联社记者 刘阳)
    阅读 432.6w+
    67
  • 04-01 14: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极电能源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谢世滨,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合同能源管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储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为浙江吉利极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后者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阅读 378.9w+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