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易方达基金
关注
5896 人关注
深度研究驱动 时间沉淀价值
  • 53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人工智能板块走强,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2.0%,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4.3%,人工智能ETF(159819)交投活跃,全天成交额超10亿元。
    近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宣布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1700万台,并正式启动“天工计划”,未来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与资源,全面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携手开发者共同迈进鸿蒙AI新阶段。
    阅读 10.6w+
    2
  • 53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储能电池板块今日走强,截至收盘,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1.3%,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上涨0.9%,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8%。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储能电池ETF(159566)九月以来“吸金”超11亿元。
    今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包括突破电池管理系统相关技术,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研制高效率飞轮储能,推动构网型储能技术研发等具体措施。
    阅读 10.4w+
    2
  • 54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AI算力、ASIC芯片、MCU芯片等国产算力概念今日爆发,带动芯片板块走强,截至收盘,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4.4%,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1.8%,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上涨1.3%。
    国投证券表示,国产算力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迎来新的变化,一方面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算力芯片持续迭代,性能稳步提升,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供给支撑。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大厂逐步适配国产芯片,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长,为国内算力产业带来需求支撑。
    阅读 10.9w+
    1
  • 54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1.9%,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7%。
    据乘联分会初步推算,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预计为215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其中新能源零售可达125万辆左右,渗透率58.1%。
    阅读 9.9w+
    1
  • 54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中证A50指数均上涨0.4%,中证A100指数上涨0.6%,A500ETF易方达(159361)全天成交额超30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资金面正反馈是当前行情持续性的关键,当前来看仍偏积极,交易性资金活跃度仍较高;海外流动性及地缘问题继续改善,国内基本面向上继续蓄势,维持中期市场蓄势向上的观点不变。
    阅读 10.7w+
    1
  • 54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科技题材集体拉升,半导体板块大幅走强,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截至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3.4%,科创综指上涨2.2%,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上涨1.9%,科创100指数上涨1.4%,科创板50ETF(588080)今日成交额超18亿元。
    阅读 10.6w+
    1
  • 55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板块题材上,贵金属、消费电子、半导体、液冷服务器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旅游及酒店、造纸、能源金属、白酒、农药板块跌幅居前;港股全天震荡,医药板块尾盘拉升。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上涨0.4%,沪深300指数上涨0.5%,创业板指数上涨0.6%,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3.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1%。
    今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9·26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阅读 10.9w+
    2
  • 55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A股午后持续分化,贵金属、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汽车热管理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14:05,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1.1%,成份股中,奥特佳、大洋机电、永鼎股份涨停。
    汽车零部件板块近期迎来机器人与智能驾驶的双重催化。据悉,特斯拉本周将召开内部会议,重点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或成为特斯拉机器人及智能驾驶进入量产阶段的重要标志。此外,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进一步明确辅助驾驶系统的国家标准,有望推动智能化功能渗透率提升。
    有分析认为,汽车零部件厂商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高度重合,且不含应用、服务商,有望受益于全球机器人的进展;同时当前各种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相应的智能化零部件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以汽车行业为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超六成,成份股充分覆盖汽车系统部件、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汽车零部件ETF(159565)是跟踪该指数规模第一的ETF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把握机器人产业化与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阅读 11.3w+
    1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A股午后持续分化,贵金属、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汽车热管理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14:05,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1.1%,成份股中,奥特佳、大洋机电、永鼎股份涨停。
    汽车零部件板块近期迎来机器人与智能驾驶的双重催化。据悉,特斯拉本周将召开内部会议,重点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或成为特斯拉机器人及智能驾驶进入量产阶段的重要标志。此外,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进一步明确辅助驾驶系统的国家标准,有望推动智能化功能渗透率提升。
    有分析认为,汽车零部件厂商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高度重合,且不含应用、服务商,有望受益于全球机器人的进展;同时当前各种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相应的智能化零部件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以汽车行业为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超六成,成份股充分覆盖汽车系统部件、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汽车零部件ETF(159565)是跟踪该指数规模第一的ETF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把握机器人产业化与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阅读 56.5w+
    3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A股午后持续分化,贵金属、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汽车热管理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14:05,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1.1%,成份股中,奥特佳、大洋机电、永鼎股份涨停。
    汽车零部件板块近期迎来机器人与智能驾驶的双重催化。据悉,特斯拉本周将召开内部会议,重点讨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或成为特斯拉机器人及智能驾驶进入量产阶段的重要标志。此外,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进一步明确辅助驾驶系统的国家标准,有望推动智能化功能渗透率提升。
    有分析认为,汽车零部件厂商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高度重合,且不含应用、服务商,有望受益于全球机器人的进展;同时当前各种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相应的智能化零部件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以汽车行业为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超六成,成份股充分覆盖汽车系统部件、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汽车零部件ETF(159565)是跟踪该指数规模第一的ETF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把握机器人产业化与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阅读 129.1w+
    2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板块题材方面,贵金属、消费电子、存储芯片、液冷服务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影视院线、能源金属、光伏设备、旅游及酒店、乳业、水泥板块跌幅居前;港股相对弱势,医药板块回暖,科技板块震荡调整。截至午间收盘,中证A500指数上涨0.02%,沪深300指数上涨0.1%,创业板指数下跌0.1%,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1.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3%。
    阅读 173.7w+
    1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1.5%,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上涨1.3%,科创综指上涨1.2%,科创100指数上涨1.0%,科创板50ETF(588080)半日成交额约9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从战术看,短期风险展望稳定;弱美元与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国宽松与央行重启国债交易;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有望加快。由此能够清晰的是,市场调整是机会,后续A/H股指还有望走出新高;行业方面,风格不切换,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
    阅读 174.1w+
    1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早盘,AI手机、AI眼镜、液冷服务器、半导体等概念走强,截至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1.3%,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3.5%。
    阅读 164.9w+
    3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2.5%,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上涨0.5%,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4%,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早盘获600万份净申购。
    阅读 177.9w+
    1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午间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2%,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0%,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4.0%,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上涨2.3%,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半日获近1亿份净申购。
    OpenMind近日推出一款号称是全球首个“AI原生”开源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采用MIT协议,支持多种硬件与仿真环境,旨在统一全平台生态,构建统一的开发基础,让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感知、推理与行动,原生支持宇树 Unitree G1、Go2、TurtleBot以及优必选等机器人产品,方便开发者快速上手。
    阅读 167.4w+
    2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港股医药板块早盘冲高后下挫,午前再度回暖,截至午间收盘,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0.5%,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0.4%,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0.2%,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上涨0.1%,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接近平收。
    阅读 177.9w+
    1
  • 10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早盘,半导体设备板块震荡上行,截至10:40,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1.1%,从相关产品看,此前连续多日“吸金”的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盘中再获600万份净申购。
    半导体设备板块近期迎来多重利好催化。华为在2025全联接大会上公布了未来三年昇腾芯片详细路线图,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2026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并在2027-2028年各推出一款升级版芯片,国产AI芯片发展进程持续加速。
    与此同时,长江存储三期扩产计划正式启动,目标2025年月产能提升至15万片,2026年实现全球闪存芯片市场份额15%,国内AI芯片专用内存HBM的开发和产能建设也在积极推进,有望共同推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由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的股票组成,聚焦算力硬件基础环节,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指数中半导体设备权重接近60%。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159558)跟踪该指数,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半导体板块投资机遇。
    阅读 189.4w+
    4
  • 1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早盘,人形机器人板块高开后维持震荡,截至10:08,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6%,凌云光领涨成份股,富临精工涨超5%,双环传动涨超3%,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净申购超5000万份,该产品此前已连续10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47亿元。
    民生证券表示,基于人形机器人极强的跨场景适配与承载AI落地的能力,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向上趋势,有望在未来5-10年内重塑产业生态,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选样范围突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相关个股合计权重近八成,“人形含量”在ETF跟踪指数中位居第一。截至上周五,该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2%,涨幅领先其他同类指数。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最新规模达118亿元,在同标的ETF中位居第一,可助力投资者便捷把握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阅读 191.5w+
    1
    3
  • 1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消费电子板块今日盘初活跃,截至9:45,立讯精密涨停,领益智造涨超9%,歌尔股份、蓝思科技涨超7%,受成份股影响,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2.8%。
    据报道,OpenAI已与立讯精密达成合作,将开发一款面向消费者的新型设备,这款设备目前还处于原型阶段,设计成口袋大小,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并深度配合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运行,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之外的全新AI交互方式。此外,iPhone 17系列预售市场反馈良好,全球交货时间延长,有望推动相关产业链业绩预期上行。
    有分析称,本轮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趋势中,消费电子板块涨幅相对一些热门板块并不突出,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股票作为样本,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为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超85%。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是跟踪该指数规模第一的ETF产品,且管理费率仅为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消费电子产业链。
    阅读 204.8w+
    3
  • 09-19 20:14 来自 财联社

    本周,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7%,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1.5%,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1.2%,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0.01%。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储能电池ETF(159566)本周共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要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并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
    浙商证券指出,国内新型储能行动方案于近日落地,海内外储能多点爆发,需求侧呈现高景气,有望共同推动新型储能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储能商业模式的边际改善。
    阅读 353.9w+
    20